以公正司法的擔當堅定法治信仰(金台銳評)

admin 2019-08-16 22:51:55 导读

导读 : 每一個公正的判例,都是一場浸潤人心的普法宣傳﹔每一次捍衛公平正義,都在為法治信仰的大廈增磚添瓦 在剛剛閉...

  每一個公正的判例,都是一場浸潤人心的普法宣傳﹔每一次捍衛公平正義,都在為法治信仰的大廈增磚添瓦

  

  在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兩高”報告提到“趙宇見義勇為案”“昆山反殺案”等熱點案件,並對“正當防衛”“見義勇為”等備受關注的司法問題予以回應,贏得代表委員的熱烈掌聲。最高法工作報告提出“依法支持公民通過正當防衛同犯罪行為作斗爭,保護見義勇為”,最高檢工作報告強調“法不能向不法讓步”,這些擲地有聲的話語,在會場內外引發強烈共鳴。

  一段時間以來,因“昆山反殺案”和“趙宇見義勇為案”等個案,讓“正當防衛”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正當防衛直接影響人們在遭遇不法侵害時的價值判斷和行為模式——是見義勇為還是畏首畏尾?是忍氣吞聲還是奮起反擊?如果公民的見義勇為和奮起反擊,得不到司法認可,甚至動輒得咎,不僅公民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也會讓不法行為變本加厲,不利於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司法機關堅持“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用公正司法給“正當防衛者”“見義勇為者”撐腰打氣,不僅回應了人民群眾對司法熱點問題的關切,體現了司法為民的擔當作為,也弘揚了社會正能量。更重要的是,將這些案例和理念寫入“兩高”報告,通過在全國兩會上凝聚更大共識,更是在價值層面進一步昭示了法治捍衛公平正義的宗旨,堅定了“法不庇惡、邪不壓正”的決心和信心,強化了全社會對法治的信仰。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不斷深入,依法辦事日益成為人們自覺的行為模式,法治信仰也越來越深入人心。

  這些成果,正是由一次次公正司法的擔當作為匯聚而成。寫入今年最高檢工作報告的“昆山反殺案”,最高檢指導江蘇檢察機關提前介入,提出案件定性意見,並作為正當防衛典型案例公開發布,贏得社會各界認同。前段時間,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張海波被記二等功,她頂著重重壓力仍堅持作出無罪判決,一年后真凶終落法網。有網友對她點贊:“疑罪從無本是法律的基本原則,但在實踐中堅持並精准把握,確實需要勇氣,更需要堅定的法治信仰。”無數事實一再表明:每一個公正的判例,都是一場浸潤人心的普法宣傳﹔每一次捍衛公平正義,都在為法治信仰的大廈增磚添瓦。

  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這才是法治的力量所在、尊嚴所系。人民信仰法治,法治也必須給人民以信心,而這正建立在對“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不懈堅持中,也貫穿於“讓遵法守紀者揚眉吐氣,讓違法失德者寸步難行”的司法、執法過程中。


  《 人民日報 》( 2019年03月21日 19 版)

(責編:關喜艷、周恬)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走好新时代法治长征路
下一篇:法治乌兰牧骑策马扬鞭大草原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