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鼓励开发区推进公司制管理模式支持运营主体上市

admin 2017-08-10 20:48:29 导读

导读 : 人民网讯8月9日上午,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突出改革和创新增强开发区发展活力”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安徽省人...

安徽鼓励开发区推进公司制管理模式支持运营主体上市

人民网讯 8月9日上午,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突出改革和创新增强开发区发展活力”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情况。

发布会上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总工程师笪艺武介绍,安徽省是全国开发区兴办时间较早、发展较快、规模较大的省份之一。自1988年合肥建立全省首个工业园以来,安徽省开发区逐渐增多。目前,全省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62家,其中国家级21家,省级141家,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省级开发区为支撑的开发区空间布局,但部分开发区体量偏小、传统招商引资遇到困难、融资瓶颈凸显、产业发展层次不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足等,正成为制约开发区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亟待出台顶层设计统筹协调解决。

笪艺武表示,此次《实施意见》的出台就明确了开发区发展的目标定位,解决了开发区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避免开发区之间的过度竞争,增强单个开发区的规模和实力,原则上按照“一县一区”的方式推进整合。同时依照法定程序向开发区下放同级人民政府相应的经济管理权限,简化申报程序,在开发区建立全程代办制,区内企业的审批、审核等事项,由管委会实行全程代办,实行“一枚公章管审批、一个中心全覆盖”的便利化审批方式。推广政府推动、企业运营、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开发模式,探索把建设、招商、运营、管理和园区服务委托给市场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开发区推进或引进公司制管理模式,支持开发区运营主体上市。从而达到促进开发区优化整合,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为促进要素集聚,提升开发区保障能力,《实施意见》提出各地新增工业和生产型服务业用地计划原则上安排在开发区,每年选择20%左右发展较好、用地集约的开发区,在安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时给予适度倾斜。支持开发区在严格贯彻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规划的前提下,探索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供地模式。鼓励开发区设立科技创新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实现“一区一基金”。省级种子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三重一创”产业发展基金和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开发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开发区运营企业在境外上市、发行债券融资。

《实施意见》还要求加强人才建设,强化考核激励。提出在有条件的开发区探索实行全员聘任(用)制、绩效工资制。对招商引资和专业岗位急需的高层次管理人才、特殊人才,可通过市场化方式引进,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领导班子成员可采取面向社会公开遴选方式聘用,支持和鼓励领军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到开发区管委会任职。鼓励有条件的开发区对聘用人员实施年薪制,试点推行年金制。按照分类设置指标权重进行综合评价的办法,对综合考核排名靠前的进行奖励,处于后5位的开发区,给予警告,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特别是长期圈占土地、开发程度低的开发区,要核减面积或予以降级、撤销。(王锐)

(责编:胡磊、关飞)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河南新闻
下一篇:“深圳⇌米兰”航线首航 13小时连接两座设计之都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