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实现师生网络学习"人人通"

admin 2017-11-30 17:28:34 导读

导读 : 2017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将于7月10日在青岛召开。记者日前从青岛市教育局获悉,2015年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通过...

2017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将于7月10日在青岛召开。记者日前从青岛市教育局获悉,2015年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通过《青岛宣言》以来,青岛市中小学在教育“云”端尽享大数据带来的便利、高效,至今全市开通中小学生家长空间突破31.8万个,基本实现中小学教师、学生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近年来,青岛市先后投入10亿多元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全市已全面建成涵盖市、区(市)、校三级的“青岛教育城域网”,骨干带宽从1G升级到40G,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中小学数字智慧校园建设纳入全市“智慧城市”建设内容,2014年至今,944所中小学建成智慧校园,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90%,校务管理和行为数据归集形成应用体系,推进学校科学治理和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在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中,青岛市坚持补齐教育短板,连续3年投入3000万元,支持300所农村薄弱学校加强信息化建设。同时,该市建立财政分担机制,统筹建设网络设施、同步课堂等教育信息化重大项目,通过网络资源全域覆盖,资源平台广泛应用、同步课堂连通城乡,有效缩小了城乡教育资源差距,推进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根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青岛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满意度位居全国19个重点大城市第一。

在大数据支撑的云空间建设中,青岛市中小学加强应用驱动,创新信息素养评估机制,全面启动实施中小学师生信息素养能力提升工程。2016年起,该市培育100个教育信息化创新教师团队,建成130所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同时,全市还创新建立资源版权保护机制,探索试点基础资源政府提供、免费使用,个性化资源社会提供、市场选择的资源汇聚、共建共享模式。全市10万名中小学教师全部实现网上晒课,汇聚各级各类教育资源10T,师生免费共享;创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应用推广新模式,目前已形成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处处可用、时时能用、事事适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

青岛市委常委、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邓云锋告诉记者,全市积极借用“互联网+”推动中小学生创新教育。通过引进信息学竞赛、3D创客、机器人制作、电脑制作等创新空间较大的活动项目,青岛市基本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从听讲式、接受式到探究式与研究式的转变。近年来,全市各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新类选修课程、校本课程及各类竞赛,大幅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小创客”。

青岛实现师生网络学习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福建重拳打击"高考移民"行为
下一篇:2018考研每日时政要闻:1月25日(国内外)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