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党的十九大闭幕第3天,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 的号召。
第8天,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讲团成立。第18天,中央宣讲团实现31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各地十九大精神进基层活动如火如荼。
100天,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深植基层沃土,“大学习”的力量凝聚起全民信心。
1月5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鞠鹏 摄
宣讲团,“大学习”入脑入心
走进新时代,全党全国全社会亟待把十九大精神转化为强大思想武器和最大共识,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2017年10月27日,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的号召。
既要学懂、弄通、做实,“同时要防止出现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不能空喊口号、流于形式”,总书记给出的方法论一字千钧。
同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认真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准确领会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学习好党的十九大精神。”
5天后,中央做出由中宣部会同中央有关部门组成中央宣讲团的决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讲团动员会上提出了七个“讲清楚”。
讲什么?中央宣讲团涉及的八大宣讲内容都是紧扣十九大精神的“干货”“硬菜”。
谁去讲?首次包含中央政治局委员的36人中央宣讲团,都参与过党的十九大文件起草工作,都是行家里手,全都“专业对口”。
去哪儿讲?到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面对面、互动式的宣讲。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0天,中央宣讲团实现了31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在各地作报告36场,举办各种形式的互动交流活动近60场,直接听众近52万人,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间接收听收看的达2100多万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央宣讲团分赴14所高校,围绕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组织了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座谈会和宣讲会,用理想和信仰之光,为青年师生点亮人生的前行之路。
做足“功课”的中央宣讲团不辱使命,为如火如荼的“大学习”吹响了号角。
党的十九大代表、沈阳市苏家屯区八一街道团工委书记、党群办主任、官立堡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吴书香(左二)在沈阳玖伍文化城与听众沟通。何勇摄
带头学,“大学习”落地生根
“领导干部要做实干家,也要做宣传家。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宣讲,面向群众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多地“一把手”谨记总书记的“秘诀”率先垂范,带头学、带头讲。
“开办‘新时代湖北讲习所’是一件大好事。”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在人民网“‘一把手’的学习笔记”专栏中开宗明义:“‘大学习’需要大学校。‘新时代湖北讲习所’就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大学校。”
同样在人民网与网友分享学习心得的还有辽宁省委书记陈求发。他认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要旗帜鲜明讲政治、驰而不息转作风,切实增强干部队伍各项本领,层层压实责任,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为辽宁振兴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判断,为我们国家发展标明了准确的历史坐标和发展方位。新时代要有新发展,我们煤矿工人也要展示新作为啊!”2017年10月31日,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在地下700米的矿井中,给工人们宣讲十九大精神,畅谈美好新生活。
“大陈岛垦荒精神永远不老。我们要继续努力,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大陈、现代化大陈的目标!”2017年11月2日,浙江省委书记车俊来到地处浙东南的海岛台州大陈岛宣讲,确保十九大精神在浙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有了“一把手”的带头,各地十九大精神进基层活动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
在湖北,学习热潮在一所所“讲习所”中掀起。省委书记带头进高校、进企业交流学习十九大精神;基层党代表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面对面传达十九大精神;普通党员自发成为宣讲员,在工地、厂房向群众传播十九大精神。
在辽宁,领导干部不提不切实际的“空口号”,不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不搞大轰大嗡的政绩工程。大家表示,要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各项目标任务,推进辽宁振兴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河南,十九大精神进基层活动既“扎天线”又接地气。宣讲人用“老百姓的话”把报告中那些深刻的思想、抽象的理论转换为鲜活的故事、生动的例子,真正使十九大精神成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推进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浙江,近年来规模最大的省委宣讲团和万余名“草根”宣讲员走遍乡村海岛、机关学校、厂矿企业、田间地头,“真正把十九大精神传遍浙江的每一个乡村海岛,滋润每一名干部群众的心田”。昔日的“红船”精神不仅没有褪色,反而越发历久弥新。
山东省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支部书记王济钦现场唱起了传承70多年的抗日名曲《沭河的歌声》。(摄影:胡洪林)
接地气,“大学习”喜闻乐见
十九大精神高屋建瓴,如何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深入浅出向广大群众宣传解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让老百姓围过来、坐得住、听得懂,着实考验宣讲人的智慧。
“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走近群众,凝聚党心民心、扩大社会共识。”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指明了方向。
“打竹板、心激动,咱俩畅想中国梦”“一带一路倡议好,沿途国家齐响应”……在山东平度,宣讲队将十九大精神编成了地瓜戏、表演唱、快板、柳腔、三句半、小品等老百姓熟悉的艺术形式,用方言夸政策、用说唱赞变化。
明村镇黄埠村村民吴京华说,上到国家方针政策,下到镇里、村里的环境卫生整治,这种接地气的方式让他“明白了好多事、好多道理”。
“你觉得十九大报告中的亮点有哪些?”“每段都是亮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最大的亮点!”在十九大代表薛荣的直播间里,网友们喜欢用这种快问快答的形式与她交流,而薛荣也早已习惯了在直播平台中与网友们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悟。薛荣说,下一步,她要继续深入宣讲十九大精神,“把十九大精神真正传递到基层群众中去”。
宣讲零距离、课堂不下课,湖南有朵“红星云”。“红星云”是湖南省委组织部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每天为党员群众推送图文、音频、视频等学习内容。眼下的湖南,党员群众利用党网新媒体“矩阵”学习十九大精神已成为时尚。
“原汁原味听报告,内容丰富且新鲜,回顾五年的历史,硕果累累且卓著,扶贫攻坚见成效,国防科技顶呱呱……”一位党员在看了“十九大报告随身听”专栏后写下了这样的心得留言。据统计,十九大召开之后,湖南广大党员通过“红星云”参与展示支部活动已逾12万人次。
借力传统曲艺,十九大精神宣讲可以事半功倍;邂逅网络直播,“高大上”的理论在主播与网友的轻松互动中春风化雨;搭上“云课堂”的便车,党员群众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学习。没有高高在上,也不再照本宣科,十九大精神宣讲也可以这样“潮”。
党的十九大代表彭青莲回乡,稻场上给乡亲宣讲十九大精神。
心贴心,“大学习”凝心聚力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2018年1月5日,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在真心实意向人民学习中拓展工作视野、丰富工作经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人视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