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
2005年王旭东在新疆楼兰壁画墓做现场抢救性支顶
单霁翔的使命 观众有尊严
称自己为“故宫看门人”的单霁翔,自2012年1月10日来故宫博物院“看门”以来到昨天为止,单霁翔院长终于完成自己的使命,退休了。
单霁翔接受鲁豫采访时曾被问及,当故宫博物院的院长是不是战战兢兢?单霁翔立即承认,还主动加了一句,“如履薄冰”。
坚持
为故宫“看门”七年
让观众有尊严地参观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前后6任院长,“每一任都做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单霁翔说,这工作是“有今天,没明天”。
他接受记者采访曾经透露了自己对“院长”头衔的看法:“或是因为安全问题,或是因为文物损毁,一件事没有做好,文物损坏了,你对不起民族、对不起国家,就要下台”。单霁翔的前任郑欣淼在任10年做了大量实事,清点了全部文物,清退了盘踞在故宫内的其他单位。然而2011年故宫失窃案后,他黯然离开院长职位,离任的会议上,一度哽咽。
据说,单霁翔强调的是“只有不出事,才能做好事”。为此,他敏感到事无巨细的程度,让秘书每天传送两次速报,内容涉及过去的12小时内各界对故宫的评价。“国内的国外的都有,好的坏的都有,影视的文字的都有。”只要上了热搜的故宫话题,他都会站出来亲自回应。
故宫的“单霁翔时代”戛然而止。单霁翔作为故宫“看门人”的七年多时间中,究竟给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留下了什么?
回想几年来单霁翔在故宫推出的种种举措,无时无刻都是把“让观众有尊严地参观故宫”放在第一位。比如在各个区域不断增加各类座椅这般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在单院长在任期间有很多。单霁翔用他的方式,在真诚地为每一位观众服务,这打破了博物馆以往高高在上的形象,开创了故宫博物院新的历史。
和单院长接触过的人,无不为他身上的活力所感染,而他也把这种活力注入到了故宫运行的血脉之中。
感谢单院长,让我们重新认识故宫,有尊严地行走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