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的意见》有关工作,努力营造公平有序的节日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推进天津全域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天津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针对辖区及周边地区节日商品市场特点,组织各区及相关部门开展了中秋国庆“两节”期间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全市各行政执法单位和公安机关共出动执法人员8959人次,检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4806户,立案167件,涉案金额200余万元,捣毁制假售假窝点20个;公安部门破获侵权假冒案件1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人,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突出工作重点加强联合执法
针对节日消费特点,突出互联网、农村市场等重点领域,聚焦重点商品、重点环节、重点区域,持续加强节日市场管理工作。
一是严厉打击重点违法行为。重点查处混淆、假冒、制假售假、商标侵权,经营销售不合格商品、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虚假违法广告、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加强线上线下一体化打击,突出对节日期间网络交易平台促销活动的监管和定向监测,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天津市公安局坚持情报开路,发挥情报导侦积极作用,充分依托市“双打”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各部门行政执法查询平台和行政处罚案件公开网站,不断强化线索收集的力度。天津市市场监管委突出两节期间专项整治特点,坚持假劣商品生产源头治理和流通领域打击并重,网上网下监管齐推并进的原则,坚决打击无照无证生产企业,严肃查处销售侵犯驰名商标、涉外商标、证明(集体)商标、冒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两节期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检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3220户,立案8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3个。
天津市农委印发了《关于做好中秋国庆两节及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2018年秋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区、各有关部门加大监督抽查力度,抽查品种聚焦风险隐患高、问题突出的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和“两节”期间热销的农产品。
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印发了《关于开展2018年中秋国庆节期间打击假冒专利工作的通知》,重点检查销售假冒专利、无证产品或伪造、变造证书、标志和编号等违法行为,并对商品包装及广告宣传欺诈、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进行了执法检查。
天津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严查侵犯著作权和非法出版物销售行为。两节期间,全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925人次,检查文化市场各类经营单位469家次,受理线索举报4件,行政立案1起。
天津海关共中止放行侵权嫌疑货物15个批次,先后查获涉嫌侵犯“asics”商标专用权鞋598双、涉嫌侵犯“Barbie”等商标权拉杆箱604个和涉嫌侵犯“LV”商标专用权鞋2788双,上述货物均已经权利人确认侵权并申请海关保护。
天津市委网信办完善与公安、文化执法、市场监管等涉网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强化网络舆情监管通道,加强对负面舆情和涉事网站、账号的管理。“两节”期间,共举报清理侵权假冒有害信息271条,确保了节日期间网络空间清朗有序。
二是严厉整治重点场所区域。以各区交易量大、消费集中的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经营者仓储、商场超市、展销会等商品集散地、集中交易区为重点场所,以违法行为高发频发的景点景区、商业街区、城乡结合部、校园周边等为重点区域,对重复发案率较高的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监控,实施精准整治。
针对节日期间市场食品、日用消费品旺销的特点,西青区、静海区、武清区、河北区、津南区、河东区等组织开展辖区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以烟酒糕点、婚庆用品、服装鞋帽、日化用品、电子产品等商品为重点,加强对大型商超、出版物市场和农资企业的检查力度,有效地净化了节日市场环境。
针对区域内重点市场,滨海新区组织力量对塘沽“洋货市场”开展联合检查,针对质量低劣、假冒注册商标、销售非法出版物、侵犯专利权等方面施以重拳,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北辰区组织街镇政府、区农委动检所、公安部门开展“零点行动”,对天穆村及韩家墅市场内肉类批发户进行突击检查,检查大肉及牛羊肉批发商18家,各类肉品62.6吨,抽样检测11批次,防止私屠滥宰及销售参杂使假来源不明的劣质肉类等违法行为。
针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制假售假高发易发的特点,北辰区多部门协作,捣毁青光镇一大型非法回收存储药品黑窝点,涉案金额90余万元,封堵制售假劣药品的源头。在青光村和刘码头村一举端掉两处制售假酒黑窝点,现场查扣五粮液、剑南春、津酒等品牌假酒1828瓶、散装白酒75公斤、灌酒塑料桶2个、空酒瓶1200个、包装箱(盒)1969个、商标标识4800个、瓶盖1200个、生产许可证标签9600张,涉案金额19万元。
三是严厉清查重点消费商品。此次集中打击侵权假冒商品专项行动,专门针对节日消费量大、日常监管发现问题多、消费者投诉举报较为集中的烟酒糕点、婚庆用品、服装鞋帽、日化用品、电子产品、汽车配件、家居装潢、车用燃油等重点商品加大巡查力度,加强商品质量抽检结果运用,净化市场环境,确保市场消费安全。
全程督导检查提高工作效能
两节专项行动期间,天津市“双打”办全程督导,重点检查抽选单位侵权假冒行政处罚信息公开情况,“双打”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管理使用情况和部门间执法协作、联合执法、线索通报等有关情况,并把工作开展情况及行动成效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天津市“双打”办通过督导抽查,进一步落实天津侵权假冒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管理制度,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通过开展市“双打”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应用指导,各区、各单位平台数据管理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实现了对打击侵权假冒监管大数据的归集研判,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执法部门之间存在的案件关联性,挖掘案件线索,勾画违法犯罪产业化、链条化地图,进一步提高了打击的精准度和治理水平。部门间、区域间执法协作不断深化,条块结合、纵横交叉的“穿透式”联合检查有效避免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现象造成的监管盲区。
开展舆论宣传推进社会共治
天津市各区、各部门结合“诚信兴商宣传月”“2018年‘质量月’”及国庆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等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开辟专栏宣传中秋国庆期间开展重点领域打击侵权假冒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成果。天津市“双打”办会同市通信管理局协调天津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通信运营商向全市所有手机用户发送公益宣传短信,取得良好效果。各级执法单位通过约谈、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把执法检查和政策宣讲结合起来,受到经营者广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