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演员有车有房还众筹 专家说个人求助不受规制

admin 2019-05-09 13:14:00 导读

导读 : 德云社又上热搜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原因。不是因为相声艺术,不是因为表演新秀,而是因为一场与之主业八杆子都打不...

  真实性正当性受质疑

  自律与监管方为良策

  张凌霄发现,公众对于个人大病求助行为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个环节:提交材料的真实性以及善款使用的正当性。筹款受益人是否真得了病?治疗此病是否真需要这么多钱?经济状况是否真到了需要向社会求助的地步?所筹款项是否全部用于治疗所患疾病?

  实际上,针对这些问题,早在去年10月19日,爱心筹、轻松筹、水滴筹3家互联网服务平台就正式对外发布自律倡议书,并且共同签署了《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自律公约》。

  张凌霄认为,在这份自律公约中,已经看到平台对于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案:“加强求助信息前置审核;构建全流程风险管理制度;抵制造谣炒作恶意行为;建立失信筹款人黑名单。”通过不断完善机制,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保证每一笔资金用在实处,能够追溯,有迹可循、有案可查、有疑可问;强化责任追究,强化各主体的相关责任,有效遏制卖惨骗捐、善款滥用,对不道德以及违法的行为予以严惩,以儆效尤。

  “这份‘自律公约’让我们看到了这3家平台自觉整治行业乱象的魄力。然而,作为一个有益的救助形态,要走的路还很长。大病救助行业更是一个‘新生儿’,需要各方面的呵护和成长,法律完善、政府监管、平台风控,缺一不可。”张凌霄强调,“自律+监管”是真正肃清和整顿行业乱象的良药。

  张凌霄提醒,个人求助行为不受慈善法规制,但在慈善募捐、慈善财产使用以及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等方面,慈善法有明确且严格的规定,慈善组织本身是依法设立的组织,政府有监管,要求它的运作规范、内部的管理机制要健全、要向社会公开相关的信息。因此,建议和鼓励捐赠人向合法正规的慈善组织捐赠善款,更有效地维护自身权益。

  “由慈善组织介入,根据求助人的具体需要对善款进行管理和使用,既能发挥慈善组织的专业救助能力,对善款使用的形成监管,对受益人进行最大效益的救助,也能增强对特定个人救助的透明性和规范性,更好地保障捐赠者和受赠者的权益和权利。”张凌霄说。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大骂来访群众“滚出去”胆气何来
下一篇:看图编新闻?捕风捉影的自媒体该管管了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