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顺利通过第40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我国岩画类世遗项目的空白,成为我国第49项世界遗产。花山岩画何以能冲出重围代表中国申遗?我们一起走近花山寻找答案。
左江花山岩画有何过人之处?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包含宁明、龙州、江州、扶绥三县一区的38个岩画点、109处岩画、4050个图像。宁明花山岩画是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单体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
左江花山岩画有它的 原创性、典范性 与 稀缺性。它以“蹲式人形”为主题,风格高度统一,在世界范围内属于独创;蹲式人形图像所占比例高达82%,在世界岩画中首屈一指;其作画位置之奇险,难度之大,举世无双;多达2600多个的图像数量,也让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岩画画板”。
岩画绘制于战国至东汉时期,约2000多年前。它是战国至东汉时期我国南方壮族先民骆越人的伟大创造,生动地表现出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期间,当地古骆越人在左江沿岸一带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且花山岩画中的铜鼓图像及相关元素与我国南方铜鼓文化直接相关,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和考古意义。
当地着力保护岩画促成功
早在1988年,花山岩画中的典型代表宁明花山岩画因单位面积最大、画面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开始了对其重点保护的历程。
到目前为止,宁明花山岩画的总体保护规划编制,平台地基加固工程,岩画本体开裂加固修复试验工程都已先后完成。花山岩画本体开裂加固修复工程通过了专家评审验收。
左江花山岩画的主要保护工作,包括日常的巡视与监测、岩体加固、生态环境保护、灾害防治、风险防范等都已经得到完善,并采取了以宁明花山岩画为先导和重点的保护策略,逐步探索左江花山岩画的科学保护之路。“目前,国家文物局已经通过了花山岩画保护规划的审批,沿左江、明江范围内的大量岩画都将纳入保护范围,整体保护将成为核心理念。”宁明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朱秋平说。
申遗工作的不懈努力和各方支持
朱秋平表示,从2003年开始申报到现在,花山岩画申遗工作已经持续了13年,各方的坚守和努力为申遗的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广西花山岩画申遗结果出来之前,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对遗产本身以及申遗工作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审议的过程中,所有的发言代表几乎说的同一句话都是“祝贺中国又多了一处花山岩画”。中国广西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申遗志在必得。(人民网沈泉池、卜燕群、张瀚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