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北京市十大政府法治事例评选揭晓

admin 2017-02-13 09:52:19 导读

导读 : 京报网讯 由北京市政府法治研究中心组织的2016年度“北京市十大政府法治事例”评选揭晓,日前在北京行政学院发布。“北京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24小时内对突发的特别重大和重大...

  京报网讯 由北京市政府法治研究中心组织的2016年度“北京市十大政府法治事例”评选揭晓,日前在北京行政学院发布。“北京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24小时内对突发的特别重大和重大事件举行新闻发布会”“北京推进放管服改革,七成以上基层证明被取消”“北京发布居家养老服务‘养十条’”等事项入选。

  北京市政府法治研究中心自2012年成立以来,重点关注北京市政府法治建设的进展,从2013年发布“北京市十大政府法治新闻”到2015年发布“北京市十大政府法治事例”,从法治新闻报道中持续观察北京市政府践行法治的方方面面,至今已是连续第四次发布。本次入选的其余条目是,“北京将雾霾纳入气象灾害防治条例引争议”“网约车新政保留‘京人京车’限制”“京津冀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标准”“行政规范性文件须备案受监督、政府规章实施满两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提请市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岁末首次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指标体系公布”“市食药监局通报三大订餐平台30家问题餐厅”。

  此次评选经过初选、社会投票、专家定评投票最后得出。入选的十大事例反映了北京市阳光政府理念的践行,体现了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符合“职能科学、权责法定”的要求,主动进行政府的自我限权,反映出北京市加强诚信政府和责任政府的努力。比如鉴于前些年,一些地方以政府规章等形式压缩、侵犯百姓权利的事件时有发生,北京市政府规定“行政规范性文件需备案,政府规章实施满两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提请市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它对于规范依法行政、保障公民权利价值重大。

  另外,2016年度十大政府法治事例中有相当比重与民生有关,公众对雾霾的强烈关注,使得与雾霾治理相关的三个事项在评选中全部当选。从推进法治政府角度解读2016年度十大政府法治事例,是看它们如何让政府行政更加合法、规范,而社会参评者看这些事例,关心的则是它们将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让百姓享受到法治进步的成果。

  

  2016北京市十大政府法治事例

  1、北京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24小时内对突发的特别重大和重大事件举行新闻发布会

  入选理由: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是政府增强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执行力的重要手段。2016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在政务公开、解读、回应等环节实现新突破,体现了首都政府在推进政务公开方面的诚心和决心。政府对突发事件及时公开、解读到位、回应群众关切,可避免谣言滋生,进一步提高行政透明度,也有助于满足公众不断升级的知情参与需求。

  点评:政务公开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建设透明政府、阳光政府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实行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政务公开不仅要求结果公开,更强调过程公开。只有决策过程公开,才能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渠道,也才能更好地接受社会公众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因此要求各级行政机关特别是市县两级政府加强公众参与平台建设,对社会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应当公开信息、解释说明,及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和理由。北京市《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促进推动政务公开向基层延伸,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率先建成法治政府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有力支撑。

  2、北京推进放管服改革 七成以上基层证明被取消                

  入选理由:北京市2016年持续深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终结非行政许可审批,取消调整74项基层开具的各类证明。务实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公布878项“民生清单”,取消七成以上基层证明。不仅使群众办事更加方便,也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企业“松了绑”、为群众“解了绊”,为市场“腾了位”,也为廉政“强了身”。

  点评:法治政府是有限政府,实行职权法定,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权力清单制度,是建设有限政府的保障。北京市主动调整、精简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的职责权限界限,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监管和民生事业的服务上,摆正了政府的位置,为建立起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奠定了基础。政府主动召开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新闻发布会,表明了壮士断腕的决心,体现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有限政府和有为政府,实现行政法治的基本要求。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平安法治玉溪建设亮出成绩单
下一篇:广西核查请吃穿山甲:参加宴请官员去年已被捕法治中国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