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武夷山市检察院坚守法律监督主责主业,深入开展铸造检察匠心工程专项活动,准确把握检察工作的发展规律,制度建设、思想建设一起抓,队伍建设、业务建设一起抓,打造过硬队伍,用匠心、大爱和责任担当,办理好每一个案件,让人民满意,为武夷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法治保障。
以匠人精神
把每个案件办成“铁案”
一个案件的办理,必须精准,否则正义的天平就会发生倾斜。武夷山市检察院要求每个检察官必须以精雕细琢的匠人精神办理案件,把每一个案件办成“铁案”。
在武夷山市委、市政府牵头的“毁林种茶”专项整治活动中,该院生态干警先后到专项活动开展的重点区域,如兴田镇、星村镇、洋庄乡森林公安派出所沟通涉林刑事案件移送问题。
同时,提前介入发生在星村镇“下坑”山场的毁林种茶案件7件12人,参与现场勘查13起,提出侦查建议21条,引导侦查并收集固定证据,提高侦查质量,保证刑事实体、程序法律的正确适用,形成检警合力,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
用爱心感化
帮教涉罪未成年人
“像我这样偷了东西犯了罪,同学知道了肯定会嘲笑我吧!以后我想找工作是不是也很难了?”16岁的小泽因一时贪欲作祟,多次盗窃他人财物,被公安机关抓获,在接受检察机关讯问时,他担心地问道。
“由于你属未成年人,若依法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我们将封存相关材料,不会影响你正常的求学就业。”武夷山市检察院未成年人犯罪检察科的干警耐心地向小泽说明。听到这话,小泽一扫愁容,当场表示今后一定遵纪守法绝不再偷东西,绝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
自未成年人犯罪检察科成立以来,该院及时制定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暂行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档案予以封存。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该院从受案开始,办案、审案、社会调查,全过程采取保密措施,要求所有知悉未成年人涉罪信息的人员不得公开或者传播相关信息资料,违者予以纠正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对于共同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中有一人符合封存条件的,全案犯罪记录都要封存。对依法做出相对不起诉或者附条件不起诉处理的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以及不批准逮捕和公安机关做撤回处理的案件,犯罪记录也全部进行封存,最大程度对涉案未成年人给予依法保护。
抓文化建设
锻造过硬检察队伍
树立一种文化氛围,营造一种精神品质,创建品牌检察文化,这是武夷山市检察院在文化建设方面倡导的主要思想。
该院把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中“朱子理学”的核心理念(忠、孝、礼、义、廉)和“90年红旗不倒”的优良革命传统,与检察工作“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的目标要求相结合。在该院大楼的过道、大厅墙壁上,按武夷山旅游文化、朱子文化、红色文化等不同主题进行布置制作检察文化墙。让检察官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岗位职责,当好薪火传人,跑好公平正义接力棒。
“要从工作细节抓起,既严格抓好执法活动每一个细节的规范,也努力塑造检察干警秉公执法、刚正不阿的个体形象。”对于检察文化建设的实践,该院检察长万勇作了这样的阐释,“建设先进检察文化,必须努力塑造良好的检察形象,要从检察宣传工作抓起,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弘扬正气,向全社会展现检察机关公正执法的良好形象。"(记者 汤仙念)
原标题:武夷山市检察院多管齐下建设人民满意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