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国际化、公开化、法治化会带来中国进一步的改革,倒逼更多的开放,让外资、内资没有壁垒,真正融合在一起,实现更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杨虹
营商环境的建设和优化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迫切要求。日前在京举办的“2019中国营商环境研讨会暨城市营商环境指数发布会”上,与会知名专家学者纷纷对营商环境建设建言献策。“营商环境国际化、公开化、法治化是建设一切营商环境软硬件的最高标准,也是当下中国最务实最迫切最需要的,同时也是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所需要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表示。
营商环境新标准急需确立
“通过营商环境国际化、法治化,会给中国带来进一步的改革——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之间寻找平衡。”黄奇帆表示,不能简单地根据原有基础进行修修补补的改革,要把WTO(世界贸易组织)、FTA(自由贸易协定)的国际营商环境标准一步到位地引过来,先拿来在自贸区做试验,实行零壁垒、零补贴、零关税。
黄奇帆建议,先在12个自贸区中试验国际营商环境标准,看是否适合中国,是否可复制、可推广、可移植,自贸区试验本质上就是营商环境国际化的最高试验地。
黄奇帆强调,营商环境国际化、公开化、法治化会带来中国进一步的改革,倒逼更多的开放,让外资、内资没有壁垒,真正融合在一起,实现更健康发展。同时会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环境的交流,实现创新驱动,还将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完善,产业链布局更加合理,使经济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最终,将推动我国融入国际社会,参与WTO改革进程,和周边或一些重要国家间双边的、区域性的FTA谈判会更加顺畅。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表示,优化营商环境要从六个方面下力气:进一步加大产权保护的力度,加快确立竞争中性的原则,把减税降费措施进一步落到实处,加快健全“互联网+政务”的服务体系,进一步构筑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体系,加强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
王一鸣建议,在市场准入上对各类所有制主体给予平等的待遇,进一步缩减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推动非禁既入的落实,提高民营企业在使用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机会和可得性。在市场准入上为非公经营降低门槛,扫清障碍,在法律保护制度上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此外还要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加快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据介绍,营商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基础设施环境、生活设施环境、生态环境、产业配套环境和园区环境等;软环境则包括法治环境、体制机制环境(生产要素市场环境)、政府服务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在所有这些营商环境之中,软环境最重要。软环境里面关键的是法治环境、体制机制环境,再往后就是政府服务环境。硬环境来看,基础设施、生活设施是加大投资就能改善的,最需要重视的是生态环境。
深圳市蓝海大湾区法律服务研究院副理事长兼院长肖璟翊认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以《外商投资法》出台为重要信号,中国市场会更加开放,2019年有望在市场准入方面取得比较长足进步。今年法治方面,另一个重要主题是合规,无论是在国内还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合规的要求都会进一步提升。
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曾表示,2019年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会聚焦在推进营商环境的便利化、法治化以及执行问题三个重点领域。
对于营商环境的法治化,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认为,法治化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法治本身讲究公平性,要求信息透明,规范政府行为是营商环境法治化的核心。
徐洪才提议,不仅要有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更要建立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这三张清单缺一不可,既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实现‘法无授权不可为’,又避免政府缺位,实现‘法有规定必须为’,让政府决策实现科学性和规范化,这样才能培育公平竞争、法治化、高效率的市场。”
海南省对标国内外,制定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出台了《海南省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8~2019年)》,从11个方面提出40项改革措施。海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黄文川介绍了海南的“营商环境40条”,包括简化企业登记流程,创新审批流程,简化施工手续,优化企业水电气、电信服务,推进一窗受理,简化财产登记手续,搭建融资平台,精简办税事项,推进税收便利化,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等。
对于我国营商环境目前的发展情况,阳光资产首席战略官邱晓华认为,目前我国营商环境已经有了明显改善,但在市场准入门槛、融资成本、宏观环境稳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尚不能满足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内外部环境。
关于如何完善营商环境,邱晓华建议,一是要市场化,深化市场改革,实现平等竞争;二是要法治化,不断健全法治,维护权益;三是要国际化,遵循同行规律,公平互利;四是要可预期,增强政策透明,维持稳定;五是要高效率,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服务。
专家:国际化、公开化、法治化是改善营商环境的最高标准
导读 : 营商环境国际化、公开化、法治化会带来中国进一步的改革,倒逼更多的开放,让外资、内资没有壁垒,真正融合在一起,实现更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杨虹 营商环境的建设...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下一篇:溪河中学举行法治教育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