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下的历下教育人用实干挺起教育发展的脊梁

admin 2018-07-03 13:57:42 导读

导读 : 济南日报 请保留版权...

党旗下的历下教育人用实干挺起教育发展的脊梁


党旗下的历下教育人用实干挺起教育发展的脊梁



  

党员老师宣誓甸柳一中学区党委揭牌成立
  3万在园幼儿、7万在校中小学生,历下教育承载的是10万家庭的关切。让孩子们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历下教育人作出的郑重承诺。在这场为教育质量而拼搏的攻坚战中,历下区教育局高举党建大旗,凝人心聚合力,创新“党建+教育”模式,推动全区教育教学驶上发展的快车道,创出了“均衡+优质”的教育品牌。如果说一位党员的力量是有限的,那么一群党员的力量则是无限的。历下教育的经验证明,抓好党建,让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让广大党员教师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会让一个区域教育的面貌焕然一新。
党 建 引 领打造教育发展“动车组”
  火车跑得快不快,车头带动很重要。在教学工作中,“火车头”的作用更不可小觑。去年年底,历下区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校长职级制改革,全区86名学校及幼儿园管理者脱掉“官帽”,开启了专业化校长、园长之路。“一个校长就是一面旗帜,我们希望通过校长职级制改革,盘活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出更多教育发展活力。”历下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顾朝霞说。
  立身百行,以学为先。从上学期开学至今,历下区校长、园长、副校长、骨干教师分层次分批次培训持续进行中。每一次外出都要成立临时党支部,培训期间都会举办一次主题党日活动。比如,今年4月份,历下区教育局党委组织历下区小学校长书记、机关干部近50人走进北师大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研修。培训期间,培训班临时党支部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在这里举办了一次“不忘初心,向党说句心里话”主题党日活动。
  如果把全区教育教学工作比作一辆动车,那么党员干部是车头,广大党员教师就是动车组,实现高位优质均衡的发展目标,不仅要靠领导带头,同样也要靠基层组织、广大党员教师来推动。让党员教师敢于亮出身份和承诺是第一步。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3月5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党员教师的誓词回荡在全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里,字里行间传达着党员的风清气正。回忆起那天宣誓的场景,有着18年党龄的济南五中教师党梅仍激动不已,不负学生、不负党,是她内心最坚定的信念。“一个党员的作用是有限的,但一群党员的力量是无限的。”党梅说,在攻坚克难的日子里,她团队里的党员教师没有一个掉队。党员教师张永会和聂新是党梅年级团队的成员,巧合的是,两人的孩子今年都参加高考,一边是自己的孩子,一边是自己的学生,“手心手背都是肉”。孩子高考时,正好是自己的学生备战初三学考最关键的阶段,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自己的学生。那一刻,作为父母。他们缺席了,但作为教师,他们问心无愧。
  从今年起,党员教师宣誓成为历下区各学校、幼儿园开学典礼上的保留项目,通过该活动让党员教师深刻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党员,自觉地在工作中吃苦在前、奉献在先,成为师德师风的表率、教育教学的高手。
  走 到 一 线为基层学校发展开良方
  今年3月起,顾朝霞亲自挂帅,带领全区教育工作者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在大学习中,坚持党员干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以上率下,以身示范;密切与党校、高校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向先模人物学习,丰富学习内容,完善学习形式,突出学习实效。
  在大调研中,坚持走到教育教学一线。今年年初,历下区教育局成立了由中学教研室、小学教研室和教科室组成的教学党支部,由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孟薇挂帅,深入学校,沉到课堂,把脉问诊。一个学期,25所中学,听课近1000节,这是历下区中学教研室这学期的工作清单。在中学教研室主任李红的印象中,最忙的那一周,他待在办公室的时间仅有两三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去下学校了。“党员教研员发挥了很大的带动作用。”李红说,团队共10名成员,其中7位是党员,个个都是“拼命三郎”。与传统的中学、小学各自教研不同,历下区进行了另一种探索,到中学教研,就把对口小学的校长、骨干教师一起请来开展教学视导;到小学教研,就是邀请对口中学骨干教师开展“同课异构”,实现中小学无缝衔接。
  除了中小学,大调研也覆盖了所有幼儿园。今年4月份,在区教育局党委指导下,学前教育科牵头成立由56名党员园长组成的8个督查小组,深入幼儿园进行安全大检查。山东省特级教师、历下区第三实验幼儿园园长王玫是一位有着22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督查组小组长之一。那段时间,她除了忙本园工作,还要每天下园巡查,按照局党委“不等不靠、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的调研要求,无论巡查到多晚都会当天汇总问题,最晚会忙到第二天凌晨3点。
  对大学习、大调研中梳理出的问题,历下教育系统逐一制定整改措施,推动教育系统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思想大改进、作风大改进、工作大改进。在党建引领下,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今年历下区共145名优秀毕业生被省实验中学等六所热点学校录取为推荐生,占全市总数的67.2%;信息学考合格率达99.3%,体育学考满分率近93%……
  树 党 建 品 牌试点学区大党委制
  中小学党建是历下教育的坚强堡垒,党组织工作规范却活力不足;同时,民办幼儿园和民办培训机构组成的新社会组织又是近年来党组织覆盖和工作有效开展的重点。
  基层党组织如何创新管理,改变以往互不隶属、各自为政的模式?如何将基层党组织整合到位,引领全区教育大发展?在破解这些难题上,历下教育迈出了实质性一步。今年,历下区教育局在全市率先推行“学区大党委制”,将学区内的教育单位党组织整合到大党委中来,推进学区党建工作从垂直管理转向区域资源整合。
  6月29日,历下区首个学区大党委——济南甸柳第一中学学区党委正式揭牌成立。新成立的甸柳第一中学学区党委涵盖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民办培训机构和社区教育19个成员单位,约370名党员。在学区党委的带领下,下一步各成员单位将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整合学区内的教育资源,把“满天星”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形成“一团火”,合力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培养管理,激活党建微循环。“学区大党委成立后,学区内教育资源可以真正实现共享。”甸柳一中校长袁瀛说,新的党建模式下,各教育机构拧成一股绳,互帮互助,在前期筹建阶段,效果就已显现。比如中小学开始更为频繁的互动,党员教师也主动到社区义务上课等。
  根据计划,历下区将在试点基础上,依托全区11个学区建立覆盖区域内的公办中学、小学、幼儿园、两新组织、社区教育五大教育体的学区大党委,实施“一圆五方”党建工作机制,进行“五联共建”管理机制,即党建联建、教育共建、环境联创、文体联谊、服务联抓,实现各教育类型党建一体化融合发展,形成具有首善之区特色的党建引领终身教育服务品牌。
  打 造 过 硬 支 部把党旗插到教育一线
  提前半年完成工期,2017年9月顺利开学,历下区龙德学校建设跑出了“加速度”,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姿态加入了历下教育圈。“龙德速度”的背后是历下区教育局的党建引领。“把基层组织延伸至教育一线,让每名党员成为一面旗帜”,这是历下区教育局推进党建工作的新向标。2016年9月,龙德学校刚开建,负责学校建设的5名党员就组建了临时党支部,让学校筹建工作有了“主心骨”和“火车头”。2017年9月,在历下区教育局党委的支持下,龙德学校党支部正式成立。分为两个党小组,分别设在教研组和后勤管理处,一个在教学一线,一个在管理一线。
  除了龙德学校,截至今年上半年,历下区所有学校、幼儿园都建立了党组织,真正实现了学校建到哪里党组织就跟到哪里,而且将党小组直接建到教研室或办公室,改变了过去党建与教育工作“两张皮”问题,实现了教育教学工作与党建工作一体化。
  如今,漫步在历下区校园里,新风正气扑面而来。在燕柳小学,你会发现每个办公室门前都悬挂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四有’好教师”的党员承诺,这是该校坚持多年的党建活动品牌之一。每年5月份,解放路第一小学都会开展党建品牌活动——“三尺讲台,我的爱”,党员名师带领青年教师一起挥洒自己的教育情怀……
  针对党组织多、规模不同等问题,今年5月,历下区教育局出台党组织星级评定办法,将党组织分为5个星级,根据星级标准,按照自评认星、审核定星、统一授星的程序进行评定。截至目前,16个历下区中小学、幼儿园党组织挂牌“五星级党组织”,申报四星的有25家。据统计,申报四星级(含)以上党组织的占比已达到75%。通过开展党组织评星定级,历下教育构建起了多层次、立体化、基于各教学单位特点的党建工作体系。评定标准也像是一张党建工作“明白纸”,为基层党建工作列出了任务清单,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都有了硬杠杠。
  架 起 党 群 “ 连 心 桥 ”为民实事散发教育惠民的温度
  在交通繁忙的路口、贫困地区的课堂上,你都能看到历下教育党员志愿者的身影。目前,历下区教育局党委正分层分类推进“教育五情公益行”党员志愿服务行动,打造历下教育党员志愿服务共同体。
  “教育五情公益行”的第一项就是教育温暖惠民情,即党组织结合历下教育的各项惠民服务措施,在学生午餐、课后延时服务等工作中搭建党员志愿服务平台;第二项是教育携手文明情,即组织党员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环境整治等公益活动;第三项是教育牵手社区情,即配合街道、社区做好区域内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组织在职党员到所联系的社区报到,建立“关系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党员管理新模式;第四项是教育提升底色情,即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将“党员精品课”、重温入党誓词等环节融入志愿服务,在日常工作中彰显党员先进性,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第五项是教育助力共建情,通过历下区学校与外地学校结对子,组织党员教师开展异地送教、支教服务,将优质的历下教育送到异地薄弱学校,共建人民满意教育。今年5月中下旬,由顾朝霞带队、教育局部分科室负责人和结对中小学、幼儿园负责人共同前往重庆市武隆区、湖南省永顺县,开展了教育帮扶对接交流活动。针对两地正在大力推进的教育提升计划,历下区教育局提出了适切性强、操作性高的“五大帮扶行动”。
  “教育五情公益行”真正架起了一座党群“连心桥”,越来越多的党员教师加入到公益行动中。听过燕翔小学党员教师李晓康公益课的人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小牛老师”,去年,她在全国首创网络公益课堂——开心益课,她在开课平台上用的网名正是“小牛老师”。之所以起这样一个名字,李晓康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她认为好老师应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育人信仰和普教众人的情怀,所以取“牛”字以示激励。开心益课巧妙地将学校、家庭、社会联系在了一起,仅仅一年,线上课程就超过了300节,总学时超过了400小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听众近60万人次。学校党支部专门成立了“小牛老师工作室”,号召市区优秀教师和学校全体党员加入。
  党旗下的历下教育人,用实际行动表明,奉献才是党员的唯一“特权”。
  与此同时,历下教育局党委不断向基层问计,将记好“连心”台账、办好民生实事作为工作总基调。为寻求教育公平的最大公约数,历下区不断加大教育供给,今年新开甸新家园等5所公办幼儿园,新建5所中小学,学前教育普惠化水平及基础教育质量在全省领先;另外,不断加大教师轮岗力度,打造千堂优质课,让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都一样好。
  教育不仅要有质量,而且还要有温度,这温度来源于教育人的“服务”。从实施减免保教费,到免费提供学生装,再到打造“平安校园”和“健康校园”,历下教育惠民投入不断加大,惠及10万在园幼儿和在校学生家庭。(本报记者朱士娟)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用济南教育温度情暖雪域高原
下一篇:天桥教育进位赶超的急先锋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