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是所有人的希望之源

admin 2019-05-09 18:25:59 导读

导读 :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踏上...

中国经济增长是所有人的希望之源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踏上了创造新生活的征程。

如今70年过去了,外部世界仍对中国当时所处的悲惨境况知之甚少。70年前,中国虽然取得了抗战胜利,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准仅为美国的5%。

这是一个相当低的起点。

转型升级提高中国人民生活水平

上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政策、设立经济特区,这为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夯实了基础。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实现了持续十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并逐步推进向创新导向型的高质量发展模式的转变。近年来,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的转型升级不断加速。

中国的工业化在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08年间达到顶峰。如今,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这是所有经历工业化进程的国家的必经之路,从19世纪的英国到20世纪的美国概莫能外。

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表明到2030年实现依靠消费和创新的经济再平衡战略已走上正轨。

同时,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稳步提高。现在,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准约为美国的1/3。换言之,与美国同期水平相比,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准提高了5倍,这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新兴中等收入群体的崛起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新兴经济体成为新增长引擎

直到上世纪末,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投资和金融——才开始惠及广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全球化不能只服务于少数富裕的发达经济体。它还必须服务于相对较贫穷但增长较快的经济体,这些经济体目前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随着发达国家陷入长期性经济停滞,他们迫切需要新的增长点。因此,相对较贫穷经济体的崛起不是一场零和博弈,发达经济体也能从中受益。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如若没有大型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的支撑,所有主要发达经济体都会陷入另一场大萧条。到2050年,这些国家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攀升至80%。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超过20%;过去40年间,这一数字逐渐降低至15%。而与此同时,中国所占的份额(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从5%上升至20%。

中国可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份额

未来,发达经济体的发展将取决于较不富裕国家生活水平的提升。正如20世纪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支撑了发达国家在国际社会拥有较大话语权一般,中国有潜力在21世纪提高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

特别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引导国内的过剩产能和资本投入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而改善与东南亚和南亚、中亚、中东和欧洲的贸易往来和相互关系,甚至包括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一带一路”倡议寻求在发达经济体的参与下,推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加快其现代化进程。

“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包容性增长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推动更具包容性的全球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不要求加入军事联盟,不会走向另一场冷战,不寻求对世界其他国家实施利己主义的经济制裁,不鼓励政权更迭将其意志强加于国际社会。它关注的是21世纪的全球经济发展。

(本文作者为咨询公司“区别集团”创始人、美国印中美研究所国际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新加坡欧盟中心访问学者丹•施泰因博克)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石斛花开出石斛花开出“美丽经济”
下一篇:“三驾马车”蹄疾步稳,北京经济良好起步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