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回应咋说话?

admin 2017-10-05 13:41:11 导读

导读 : 一些地方政府不熟悉新媒体表达要求,习惯性地采用官话套话,有时甚至给网民造成掩饰错误的感觉;有时候因未能...

  一些地方政府不熟悉新媒体表达要求,习惯性地采用官话套话,有时甚至给网民造成掩饰错误的感觉;有时候因未能理解“好好说话”的要义,即便是善意的表达也会导致误解。舆情事件发生后,如何更有效地发布信息、表达态度并传递给公众,如何理解“好好说话”的要义?

  1.说公众最想知道的

  舆情事件发生后,一些部门经常因发布通稿语气、表述、修辞不恰当引发次生舆情。官方就某一事件表态时,尤其是因自然灾害、生产安全、暴力袭击等导致的致死致伤情况,切忌官话套话,空洞煽情。网上流传着这样的段子来总结某些部门不恰当的回应:“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群众情绪没有不稳定的……”虽有些恶搞,但也反映出八股腔、单调劲和死板气。

  舆情事件发生后,“好好说话”,就是要第一时间告知公众最想知道的,已经实施或者正在启动的措施,展现负责任的形象。不断针对各种声音甚至传言谣言,及时更新信息解疑释惑,或者号召公众参与到救助行动中来。

  2. 切忌不留余地

  舆情事件发生后,有些部门在信息披露时,一些用词用语过于绝对,如“无可奉告”“纯属无中生有”“无论谁都无法完全解决”“从未听说过相关情况”“没有隐瞒任何事情”“问心无愧”“我刚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等,没有为纠正差错、解决问题留下回旋的余地,且给人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这样很容易激起网络舆论的不满甚至围攻。

  假如在被问及敏感问题、未知信息等,要注意让敏感问题脱敏、承认暂有未知晓的信息,并且体现出立即纠错、全力补充的勇气。

  3. 适当以退为进

  一起负面舆情事件发生后,一些地方为了维护自身形象,急于掩饰错误甚至自我表扬。这种情况下,适当“自黑”,以退为进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舆情回应咋说话?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舆情回应咋说话?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舆情回应咋说话?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今日热点

更多新闻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舆情回应要快、准、狠
下一篇: 舆情研究助力决策制定与落实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