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数据分析进行舆情监测

admin 2018-02-02 15:18:42 导读

导读 : 一、借助受众端数据管理舆情、维护声誉 1、精细的数据分析,是企业推行声誉维护量化管理、目标管理的客观基础。...

如何通过数据分析进行舆情监测

2017-11-20 17:07 来源:CPDA数据分析天地 数据分析 /社会科学 /媒体

原标题:如何通过数据分析进行舆情监测

如何通过数据分析进行舆情监测

一、借助受众端数据管理舆情、维护声誉

1、精细的数据分析,是企业推行声誉维护量化管理、目标管理的客观基础。

大 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将我们带入“原子”传播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过去由媒体垄断的传播资源,今天被数以亿计的个体所分享;传播速度以 秒传计;组织传播与个体传播、媒体传播与自媒体传播在不断融合与分化的状态中推动舆情的发展。企业形象和声誉在互联网上以碎片化方式呈现……

大数据时代,数据技术为企业观察、理解和应对复杂的舆论生态环境提供了工具和条件。善用数据、客观解读,成为企业管理舆情、维护声誉的必要条件。因此,企业 将越来越多地利用受众端数据和专业评估工具来管理声誉风险。标准化的专业评估和第三方的数据解读,也将成为企业洞察和控制声誉风险,推行目标管理、量化管理的基础。

2、基于受众端数据进行专业评估,帮助企业理解复杂、应对复杂。

热点事件危机处置效果评估,融合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舆论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针对企业应对复杂舆论生态和舆情风险的需要,基于大数据技术平台,方能形成凸显舆情专业特点的评估方法和工具,满足企业理解和应对复杂舆论生态的需要。

二、走出救火式的思维定式,全程管理舆情

1、抛弃以简单粗放应对复杂的管理模式

对 34个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危机处置效果的评估,揭示出企业舆情管理理念的滞后,处置方法的陈旧,处置效果的不尽人意。大多数企业停留在救火式思维模式,而没 有意识到,高科技将我们带入系统思维主导复杂性管理的时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传统做法已经过时,固守这种模式,可能会让企业痛在当下、输掉未来。舆情 管理要借助专业化的服务和工具,走出以简单粗放应对复杂多变的模式,升级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控制、系统管理。当前,应尽快做强事前管理(风险防控)和 事后(声誉修复与重建)两大环节。

2、企业声誉损害要算短期和长期两笔账

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中,怎样衡量多美滋为之付出的代价?

(1) 短期可预见的损失:当年预期利润流失是可见损失:达成估算损失为2.8亿欧元,合23.4亿元人民币;危机处置费用是可见成本:达能集团向恒天然提出的2 亿欧元赔偿,即2013年8月多美滋在八个市场召回产品造成的直接成本的估值。多美滋在中国900个城市4900个门店召回产品,有报道称仅召回产品的市 值就达到1.12亿元。这巨大的数额仅仅是短期可预见的损失。

(2)长期的损失将在未来释放:长期合作客户丢失,导致市场丢失;市场丢失导致未来年份的利润流失;如果要夺回市场,需要投入新增营销成本,等等。

(3)看不见的损失:丢失的市场养大了竞争对手,反过来挤压自己缩水的市场。这种损失是战略性的,影响是更为长远的。

恒天然和多美滋的危机处置还算成功的,品牌忠诚度也是很牢固的。现实是,大多数企业都无法消除一轮舆情过后互联网上漂浮的负面碎片,一旦出现新的刺激性因素,这些碎片又会被打捞、叠加、再加工,强化公众的刻板印象。

三、构建良性生态关系,与风险共舞

近 年来,舆情监测和危机公关在企业管理成本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尤其是商业力量引发的负面舆情,使效益好、知名度高的企业不断陷入舆情风波,付出短期和长期 的代价。舆情、公关等行业怎样与舆情高发行业和企业形成良性互动的生态关系,如何帮助企业建立舆论对冲机制,增强反脆弱功能,与风险共舞,正是DT时代舆 情管理要解决的命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舆情监测系统公司市场占有率排名榜
下一篇:中国税务网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