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热点舆情速览(1月29日

admin 2018-05-12 11:07:26 导读

导读 : 原标题:一周热点舆情速览(1月29日 ●“墙角抽梯”式执法 1月23日晚,郑州航空港区一名广...

  “墙角抽梯”式执法

  1月23日晚,郑州航空港区一名广告牌安装工人在城管执法人员将施工用梯子带走后,从三楼顶部顺着绳索滑下楼时不慎坠亡。郑州航空港区综合执法局称,初步处理决定对几位执法人员免职、停职处理并配合警方调查。1月26日晚,郑州市公安局回应称,警方将违规设置广告牌并涉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企业负责人刑拘。被刑拘人员系湘鑫图文广告店负责人刘某。

  @时评人于立生:对于这几位涉案执法人员,不能停留于免职、停职处理和配合警方调查;作为职务犯罪侦查机关的当地检察院,应及时介入其中,启动立案侦查,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光明网:对这起“城管抽梯”事件,出于对此前一些部门确有失范行为的焦虑,我们可以抱着“不信任”的态度观察监督事件的发展,以围观追索正义,但不能以情绪来设定真相,不妨多给一点时间,等等最终的处理结果。

  @北京青年报:执法部门势必以此为戒,注重提升执法人员的素养和文明意识,在执法过程中妥善使用权力,尊重执法对象必要权利,不生硬地置他人于危险境地。涉事部门更不该沉默不语,自说自话,而应厘清各方责任,不偏袒、不护短,公开透明地处理此事,回应公众合理质疑,避免给执法公信带来二次伤害。

  网络现“替人出头”暴力视频公号

  晃动的镜头中,一位极具正义感的“大哥”在听取求助人的倾诉后,带领数名小弟出击,用暴力手段帮助求助人讨回公道。近日,网络间涌现大量宣扬以暴易暴主题的短视频公众号,其视频内容充斥暴力、粗口。由于拍摄手法采用纪实手段,对观众造成误导。律师指出,宣扬暴力违法。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新:靠暴力解决问题,这种怂恿犯罪的“行侠仗义”将会带来更多的暴力问题。

  @法律工作者沈彬:对那些打着“社会正义”的旗号,实则贩卖暴力的视频,发布平台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不能为了流量就网开一面。

  @北京青年报:既然是法治社会,一切讨回公道的方式都应该是合法的,即便现实中存在极具正义感的“大哥”,“大哥”也应该是以合法手段“替人出头”。从这个角度来讲,“替人出头”视频内容无论真假,给我们的警示是“拒绝暴力,回归法律”。

  迪士尼VIP团惹争议

  近日,陈女士和孩子在上海迪士尼游乐项目门口排了两个小时队,却被一群人从出口进来直接插在了前面。质问服务人员后,才获知这是VIP团,可免排队,随到随玩,她和其他游客都有些恼。事后,陈女士向记者反映,VIP团其实就是“插队团”,上海迪士尼为此收取了天价“插队费”,她认为这样的做法侵害其他游客的合法权益,有违服务合同。此事经网络传播之后,便迅速引发了潮水般的口诛笔伐。

  @时评人舒圣祥:各取所需,丰俭由人。或者好好排队,或者爽快花钱,或者干脆不去,玩迪士尼毕竟不是什么刚需,不必惊诧于它的天价。

  @经济日报:上海迪士尼应设置两套系统,开设VIP客户专用窗口,让VIP和普通游客各循其道——前提当然也应是不挤占普通游客应享资源,不降低普通游客服务质量。

  @工人日报:别因想多赚点钱就大搞VIP服务,殊不知,一旦侵害了更多人利益就是因小失大。况且,即使银行等领域给VIP特殊待遇有合理性,但也应明白,“VIP”不是适合所有消费场所的玩法。

  恶搞《黄河大合唱》

  近日,一段某团体单位演绎《黄河大合唱》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并引起关注,原因是表演者以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颠覆了这首已经传唱79年的经典革命歌曲。网友称,这首红色歌曲被“玩”坏了!

  @红网:对于这种打着恶搞名号糟蹋历史的行为,我们有必要说“不”。

  @律师陈际红:改编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操作,而对于经典作品的改编,不能违背公序良俗。

  @光明日报:只有尊重历史、敬畏历史,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传承和发扬红色基因,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才会向前发展,才会从胜利走向胜利。

  微博热搜榜下线整改

  1月27日,北京市网信办约谈新浪微博负责人,针对新浪微博未尽到审查义务,持续传播炒作导向错误、低俗色情、民族歧视等违法违规有害信息的严重问题,责令其立即自查自纠,全面深入整改。作为回应,新浪暂时下线了问题突出的热搜榜、热门话题榜、微博问答功能、热门微博榜明星和情感版块、广场头条栏目情感版块,整改为期一周。

  @科技日报:传递出了一个很清晰的信号——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低俗内容换流量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东方网:要根本上改变这种“唯数据说话”的歪风,网络社交平台应具有更高的价值标准和更大的责任担当,还要做更多的努力。当然,我们也欣喜的看到,国家对于新闻媒体、社交网络的管控和整改力度还在持续加强,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将格外严格。

  @中国青年报:在利益面前能够约束住自己的脚步,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一个行业成熟的表现。

  留美北大生与父母决裂

  在父母和外人眼里,王猛(化名)符合所有“别人家孩子”的特征: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生物专业录取,本科毕业后又前往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读研……然而,光环背后却是王猛和父母的决裂:12年前,他不再回家过春节;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他将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爱”。

  @杭州日报:父母不可能包办孩子的人生,不要让爱成为孩子的枷锁。王猛的经历只是极端个例,但却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傅艳:最近在朋友圈流行的游戏《旅行青蛙》可以带给父母一些启示。其实,父母要做的就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他们全力的支持,在需要鼓励或者取得成绩的时候,为他们在一旁默默地鼓掌就行了。

  @中国青年报:为了让孩子顺利适应“不完美”的现实社会,家长首先要学会做一个“不完美”的父母,不再事事为子女作决定,但在关键时刻不惜一切地保护孩子。如此,才能克服自己的“家长欲”,保持孩子的“野性”。

  “穷游”男子4年间在各地被救助234次

  近日,杭州建德梅城派出所的民警救助了一位不甘平庸、内心不羁的神奇“驴友”,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了警察一跳,他竟然在全国一共被救助过234次!这名“驴友”名叫小孙,今年27岁,甘肃人,一直没有成家,老家有妈妈还有哥哥、嫂子,但由于和家人关系不佳,所以常年与家人失去联络。年轻的小孙就想着与其呆在家里“对抗”,还不如游玩世界、周游列省。

  @荆楚网:孙某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很值得赞赏,但他利用驴友的善良,利用社会救助体系为自己谋私利的做法还是值得商榷。

  @北京青年报:也许这个小伙子更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年纪轻轻的,有胳膊有腿,在任何城市找个力所能及的工作,都是非常容易的。关键是,他得意识到该对自己负责,“穷游全国”不是放纵自我无所事事的代名词。如果真是那么爱旅游,还不如去考个导游证,干导游挺合适的。

  @西安晚报:没有脚踏实地,拿什么憧憬“诗和远方”?

  网约车价格战

  南京原本平静的网约车市场,因美团的跨界入局,再次打起了价格战。近一年,很多南京市民发现,补贴大战最凶的时候,自己仿佛回到了滴滴快的大战时候的“酣畅”,几块钱就可以打车。但疯狂补贴抢占客户的背后,却有诸多隐忧。用美团叫车,叫到“黑车”,车上还坐了一个人;乘客被美团司机频繁催单,骚扰谩骂;没有资质,也能开美团网约车;美团网约车既有“外牌车”,也有“黑车”,且打车200元以上才能拿到发票……正在南京烧钱扩张的美团打车,近来遭到不少乘客投诉。

  @央广网:网约车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它为消费者的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为许多有车族提供了营收机会,为城市交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网约车的发展需要更加有序、规范,这样才是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分析师陈晶晶:众多新竞争者入局,促使网约车企业通过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中国青年报:“竞次”模式最终没有赢家。网约车平台应该守土有责,共同呵护市场来之不易的“游戏规则”。

  山西实施婚姻消费补贴

  近日,山西省宣布将全面启动婚姻消费补贴制度,2018年补贴金额预计高达9500万。婚补基金面向领证一年内新人,通过下载相关APP申请领取,补贴范围包括婚纱摄影、婚宴酒店、婚礼庆典、婚房装修、蜜月旅行、家用电器等,基本涵盖了新婚消费的各个环节。补贴标准为黄金3元/克,汽车消费500元/辆,其他消费项目按平均消费额的5%予以补贴。据悉,婚补基金旨在通过公益项目资助、帮扶等具体关爱行动,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婚姻家庭的健康发展。

  @陕西职员雷钟哲:新事物会带来何种影响,不妨且行且看。

  @媒体人然玉:事实上,仅仅将山西的婚补看成是“官方式催婚”或许还不完全准确。根据规定,申请者在通过审核后,必须通过线下购买定点单位的服务或商品享受补贴,或是上传消费凭证后于15个工作日收到补贴款。由此不难看出,此间所谓的婚补,多多少少还有“拉动消费”以及“定向促销”的意味。诸如“定点购物”“先消费后返现”等等规定,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将新婚群体的潜在消费需求激发了出来,并且将之引导到了特定的消费场所。从本质上说,这与“用优惠券导流”的玩法并无区别。

  @北京青年报:婚姻消费补贴,究竟是公共福利还是商业运作?又或许,已经很难在这两者之间作出明确区分。倘若以结果导向来评判,但凡能给新婚人群带来切实的实惠,但凡能传递出官方对于婚育状况的关切以及对年轻人的“心意”,那么“婚补”便理当被点赞、被效仿。

  獐子岛的扇贝又跑了?

  1月30日晚间,獐子岛(002069)发布公告称,目前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2017年的业绩从预盈调整为预亏5.3亿元~7.2亿元。公告一出,市场哗然。这是继2014年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因遭遇“冷水团”公司超百万亩虾夷扇贝“报废”后,该公司扇贝再次被宣布“跑路”。

  @钱江晚报:“扇贝又跑了”视频看似一个段子,其实蕴含着投资者对更完善市场监管的期待。看到这一点,才不会让人只有苦笑而又无可奈何。

  @红网:法律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还扇贝“清白”的需要,也是给广大股民说法的需要,更是维护证券市场秩序的需要。

  @新华社记者许晟:资本市场应该有更加完善的市场规则,更加严厉的监管手段,更有执行力的退市制度,形成让上市公司尊重规则、敬畏规则的环境,少一些戏剧感,多一些严肃性。

  《天龙八部》进中学寒假推荐书目

  这两天,重庆一中、南开中学、巴蜀中学的高一学生有点兴奋,原来在老师的寒假推荐书目上出现了武侠小说《天龙八部》,“这次,爸爸妈妈再也没有理由拦着我们看武侠小说了”。看到这份推荐书目,一些70后、80后家长感到震惊,“想当年,我们上中学的时候,老师们可是将武侠小说视为禁书,我们都是偷偷摸摸去看。一旦被发现,书被没收,还要受到严厉惩罚。”

  @南方网:“大阅读”才会有大收获,而“大阅读”则需要建立在“大阅读观”之上。

  @燕赵晚报:这不会对现行教育造成根本性的冲击,毕竟这体现了一种探索。最起码丰富了语文形态,让人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中国青年报:这次推荐《天龙八部》的几所学校,并不是一荐了事,老师们还为此设计了导读和闯关答题,引导学生该怎么读、怎么学、关注什么,体现了立德、树人、创新的教育理念。

  汤兰兰案

  近日,尘封已久的汤兰兰案经由一篇报道进入公众视野。由于案件情节恶劣、案情复杂,迅速引发舆论关注,当地有关部门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

  @凤凰评论:回到案件本身,拿出证据来,以完整的证据链,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回应媒体的诸多质疑。这才是“铁案”应有的底气,有了这样的底气,才能够游刃有余、永远正确。

  @人民日报:我们有理由相信,各种角度的批评和质疑都是好事,捍卫公众与媒体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给每一个当事方的权利以法律赋予的应有保护,我们离最终那个最珍贵并且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就都更近了一步。

  KTV收取“版权费”

  近日,有网友反映,在湖南长沙的KTV唱歌,都被收取5元版权费,且不给发票。对方的收费依据是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提出的著作权使用费的收费标准,该协会方面对记者表示,版权费针对的是以营利为目的的KTV场所,而KTV是没有权力向消费者收这笔费用的。

  @荆楚网:消费者不是“唐僧肉”,任何损害消费者合法利益的行为,全社会都应该坚决抵制。但愿湖南长沙KTV能立即纠正不当收费行为。

  @红网:希望消费者都多一些较真精神,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哪怕只是几块钱、几毛钱。

  @东方网:叫停KTV经营者向消费者收取版权费的行为,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不论是对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还是形成“明规矩”,都有益无害,所以,请监管部门站起来走几步。

  女顾客饭店内劝阻吸烟者遇阻挠

  近日,在北京朝阳区一家涮肉店里,一位女士就餐时发现隔壁桌几位食客在抽烟,向店内工作人员反映无果后,这名女士录制视频曝光,其间遭到一名抽烟男子的阻挠。随后,多个部门对涉事饭店进行调查。据了解,该饭店对食客控烟劝阻无效后,未要求其离开,也未拨打投诉举报电话,饭店可能被处以2000元至1万元的罚款。

  @时评人殷国安:公共场所禁烟,很需要全体市民来“多管闲事”,需要多一些像女客人这样的市民。这样的“好事者”多起来,公共场所吸烟的人数才能降下去。

  @红网:禁止食客在酒店、饭店吸烟,不能依靠其他顾客“该出手时就出手”,主要还是依靠饭店有所作为。

  @金羊网:除靠持续地宣传引导来提升公众的控烟意识外,还要强化对违规者的惩戒和曝光力度。这样方能对公共场所吸烟者形成多重压力,也让劝阻吸烟者挺直腰杆,没有顾虑。

一周热点舆情速览(1月29日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安全生产舆情参考(2018.1.22
下一篇:民航舆情综合排行榜及热点分析(2月)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