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建言个人机构政府合力提高网络安全水准

admin 2018-06-04 16:12:23 导读

导读 : 勒索病毒感染事件舆情分析——舆论建言个人机构政府合力提高网络安全水准---此次勒索病毒的舆情反应也反映着整...

新华网舆情分析师 李向帅

5月12日20时左右起,勒索病毒开始肆虐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台电脑遭该勒索病毒感染,我国部分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用户遭到感染。被该勒索软件入侵后,用户主机系统内的照片、图片、文档、音频、视频等几乎所有类型文件都将被加密,加密文件后缀名被修改为.WNCRY,并会在桌面弹出勒索对话框,要求受害者支付价值数百美元的比特币到攻击者的比特币钱包。

监测数据表明:在首个24小时,国内有2.9万多个IP地址感染勒索病毒,教育科研行业成重灾区,共4,300余个IP地址感染,占比14.7%。

对于这次病毒攻击,上周末两天,中国工信、公安、教育、网信等多部门紧急响应。多个地方的相关部门也相继发出安全公告。5月13日深圳网警通过官方微博紧急发布安全公告要求各单位立即部署紧急排查有被攻击感染情况及时上报当地网安部门。5月14日,北京市委网信办、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经信委联合发出《关于WannaCry勒索蠕虫出现变种及处置工作建议的通知》称,有关部门监测发现,WannaCry勒索蠕虫出现变种WannaCry 2.0,建议立即进行关注和处置。

□总体舆情分析

图1.勒索病毒事件舆情态势

舆论建言个人机构政府合力提高网络安全水准

 

(注:数据来源于新华网舆情监测系统,5月12日-5月17日8时)

5月12日,勒索病毒攻击事发后,相关舆情迅速上升。次日,新浪微博上相关讨论数就超过4.7万条,此后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高位,连续三天,单日相关讨论数都超过1.5万条。而在传统网站上,相关热度持续呈上升态势,15日起信息更新量已超微博。

总体上看,截至17日8时,新浪微博相关讨论数达113,808条,传统网站报道约有85,814篇。社交媒体与传统网站对话题的讨论各有特点,新浪微博上的讨论爆发较快,传统网站在发酵上虽然有所滞后,但后劲较长。

表1.热门新闻转载排行TOP10

标题

 

来源站点

 

时间

 

转发数

 

【涨姿势】史上最大规模勒索病毒从哪儿来?

 

千龙网

 

2017-05-12

 

448

 

注意!勒索病毒席卷全球:攻击这类电脑

 

美国中文网

 

2017-05-13

 

358

 

勒索病毒来袭中国高校也中招

 

广州日报

 

2017-05-14

 

334

 

北京市三部门发出通知:建议立即处置勒索病毒变种

 

东方财富网

 

2017-05-14

 

316

 

千家姓:全球爆发电脑勒索病毒

 

It之家

 

2017-05-12

 

305

 

zhaofei.cgw.cn:勒索软件袭击百余国仍在发酵

 

天津新闻网

 

2017-05-14

 

275

 

深圳社保基金管理局:全球爆发电脑勒索病毒

 

腾讯科技

 

2017-05-12

 

274

 

【组图】勒索病毒肆掠全球100国,中国高校大量沦陷

 

钛媒体

 

2017-05-13

 

264

 

全球爆发电脑勒索病毒

 

历史上的今天

 

2017-05-13

 

260

 

新闻分析:勒索软件的威胁远未消失

 

新华社

 

2017-05-14

 

250

 

(注:数据来源于新华网舆情监测系统,5月12日-5月17日8时)

□舆论观点倾向

勒索病毒再次敲响网络安全警钟,各国合作协同应对网络安全挑战已迫在眉睫。

中新社报道称,这次勒索病毒在全球传播范围之大近年罕见,也给人们再次敲响警钟。网民“江德斌”认为,勒索病毒是全球化时代的网络安全缩影。此次勒索病毒的攻击,造成部分政府部门和企业的业务瘫痪,对全球社会经济和现实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全球化时代的网络安全问题,亦到了非常紧迫、急需解决的时刻。各国政府需摒弃过去的单一封闭式防御思维,顺应全球化时代的特征,加强国际网络安全合作,制定统一的网络安全合作协议,携手应对网络攻击,与网络恐怖势力斗争。

有网民认为,勒索病毒堪称一次网络安全测试,国内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令人担忧。

搜狐快评文章认为,勒索病毒固然可恨,但相当于一次超大规模的网络完全测试,结果表明,我们的网络安全非常脆弱。勒索病毒在我国肆虐特别是央企政府部门受到严重波及从另一个方面测试出商业化反毒软件的无效、无能,这些虚头巴脑的杀毒软件,除了搜集用户网络数据,松懈防范意识,没有真正的用处。而网络安全行业的商业公司的薄弱状况集中代表了网络安全的现实,不容乐观,有必要重新审视网络安全的固有思路,尽快寻求建立新的网络新秩序。

勒索病毒肆虐凸显了自主操作系统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一般意义上的网络安全,更在于占领网络战争制高点。

新华网谢永亮文章认为,此次遭到攻击的大多是使用Windows7的用户,其他操作系统的用户并未中招,残酷的现实警醒我们,自主操作系统的极端重要性。在操作系统受制于人的情况下,信息网络战的攻击力,事实上远大于传统战争。在离开网络根本无法运转的一体化联合作战时代,诸如此类漏洞一旦被利用,战时可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作战全局。

微信公众号“科工力量”有文章认为,虽然从技术角度看,用Linux取代Windows未必能实现更安全。但从政治角度上看,由于存在不可避免的科技公司故意留后门的情况,这就使采用自主设计的CPU和经过安全审查的Linux衍生版操作系统,在实际使用中会相对于采用Windows+x86CPU而言更加安全。

网民建言,个人、机构和政府协力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最大限度提高网络安全水准。

新华网报道提到了勒索病毒带给我们的三点启示:一是不要等数据丢了,才意识到备份的重要性;二是相关企业和组织不应忽视网络安全防护的投入;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

上海交大信息安全工程学院教授李建华说,最重要的,还是要增强对病毒的免疫力要有安全意识,平时对于重要信息和数据要养成备份的习惯。网络安全专家、漏洞银行首席执行官罗清篮也表示,广大计算机个人和机构用户有必要加强安全意识,特别是对机构来说,要加强对网络基础设施安全运维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提升安全防控级别;还需像黑客一样,深入研究计算机系统存在的漏洞,“赶在不法黑客利用漏洞发动攻击前扎好篱笆”。

还有网民关注比特币交易的情况,呼吁加强网络监管和治理水平。

@央视财经认为,勒索病毒全球爆发,之所以用比特币交“赎金”,原因有三:首先,比特币有一定的匿名性,便于黑客隐藏身份;其次它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全球范围收款;同时比特币还有去中心化的特点,可以让黑客通过程序自动处理受害者赎金。据悉,比特币常被利用来洗钱和进行资产非法转移,用本国货币买入比特币,在国外交易平台上卖出,再以美元取出,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资产转移。@黄生看金融认为,为什么黑客要用比特币勒索?因为比特币没有监管,便于洗钱,比特币沦为犯罪工具,这种东西就应该禁止。

□“舆情在线”点评

随着互联网重要性的日益提升,网络安全的问题也随之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此次勒索病毒的肆虐,就被认为是一次“网络安全测试”。而这次“测试”的背后,则是互联网这把双刃剑内在矛盾的斗争。

现在,互联网已经把整个地球联系起来,一方面是建设,另一方面是破坏。此次勒索病毒全球爆发,正是互联网“破坏”的一个面相。但这种破坏性恰恰强化了网民的共同体意识,成为各国协同治理互联网的一个外在动力。

还应该看到,此次勒索病毒的舆情反应也反映着整个社会转型的躁动。技术层面的讨论无疑是重要话题之一,但与此相关的国内相关企业的作为、公权力部门存在的问题等,也不时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并且这些话题相较于技术性话题更具有公共性和舆情属性。

从舆情治理的角度看,勒索病毒事件的启示在于,一方面,要认识到当前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从技术上补足漏洞;另一方面,对于人事上的一些争议也应给予相应的关注,毕竟互联网不可能脱离人而单独存在,网民安全意识、防护制度设计等也是影响网络安全水准的重要因素。

 

 

+1

舆论建言个人机构政府合力提高网络安全水准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2018年一季度网络舆论生态指数发布
下一篇:Sina·MData携旗下多款产品亮相2018数博会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