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一医院被曝违法接种疫苗事件 官方应对乏力致舆情蔓延
2019-05-11 12:16 来源:法制网舆情中心
原标题:海南一医院被曝违法接种疫苗事件 官方应对乏力致舆情蔓延
4月22日,网民“@王曦Anna”发微博称,接到警方消息,其于2018年1月在海南博鳌银丰康养国际医院(下称“银丰医院”)注射的九价HPV(宫颈癌)疫苗为“假疫苗”,注射的疫苗批次中有非法走私,也有吉林四平某工厂生产的未知药水。该网民称,接种者共35人,还有一人是孕妇,其呼吁有关部门彻查此事。该微博发布后并未引发网民过多关注。
4月27日,界面新闻关注此事,使得该事件进入媒体视野。当日晚,海南省卫健委一名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称,涉事疫苗仅数十支,且已全部对外销售、接种。4月28日上午,海南省卫健委通过《海南日报》通报称,银丰医院存在违法进行疫苗接种、违法出借科室等行为,琼海市卫健委于4月18日给予其没收非法所得、处以8000元罚款以及吊销执业许可证等行政处罚。疫苗来源及涉假问题正在调查。与此同时,澎湃新闻等媒体追踪起底涉事医院背后的实际控制方银丰集团和合作方医美公司,并称江苏警方已对该案介入侦查。海南省相关部门的陆续回应和媒体密集报道,将舆情热度推向峰值。多数网民呼吁严惩疫苗造假,部分网民认为罚款8000元的处罚过轻,还有网民猜测疫苗的来源、成分等。
4月29日,海南省卫健委、省公安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最新通报称,相关部门组成专项小组,督导依法查处。同日,山东省青岛市市场监管部门对涉事医美公司进行立案调查。澎湃新闻还曝光称,该疫苗案涉案者达数百人,为公安部指定挂牌督办案件。这一报道令该事件再添疑云。
4月30日下午,琼海市委、市政府与假疫苗接种者代表等人召开协商会,相关负责人详解了8000元罚款的法律依据,就相关监管不力问题道歉,并称疫苗成分依然未知。但该道歉未获网民认可。日前,琼海市纪委监委对此事启动问责机制,海南卫健委联合五部门开展为期1年的医疗乱象整治行动。此后仍有媒体发出追问,舆情总体趋缓。截至5月9日12时,与该事件相关的新闻报道3500余篇,微博3.4万余条,微信文章4000余篇。
此事经过媒体曝光后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多家媒体刊发评论文章,律师等专业人士也发声讨论其中涉及的法律责任、处罚结果等问题。如央广网评论在事发后追问,涉事医院堂而皇之的开展违法医疗活动,监管部门是否知情?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新年认为,海南疫苗事件的出现归根究底还是相关部门的事前监管有所欠缺。澎湃新闻评论认为当地作出的8000元罚款不足为戒,表示疫苗事关人命,必须拿出刮骨疗毒的决心,并处以重罚和严惩。中国新闻网等媒体还注意到该事件折射出的HPV疫苗供需矛盾问题,并指出“庞大需求催生的种种乱象”,如疫苗走私、使用水货、中介无序拉客、接种者维权困难等。
随着媒体的深入报道,舆论产生更多疑问:此事涉及的“假疫苗”是走私药、仿制药还是彻底的造假药?数量有多少?究竟流向哪里?成分及安全性如何?如何进入生产、运输和销售等流通环节?目前接种者的身体状况究竟如何?善后工作如何进行?等等。此外,澎湃新闻、央广网中国之声报道曾提及,有爆料者称,江苏警方透露疫苗是吉林四平生产的,仓库在江苏,产品“销往全国”,警方将该案称为“11·5大案”,但具体案情如何,江苏警方表示“不方便透露”。这一点也引起舆论不满。有媒体评论文章指出,此事关系到众多女性的生命健康和社会安全感,不能出现权威信息的空白,希望公安机关能够及时披露。
自长生生物问题疫苗事件爆发至今,疫苗安全一直是高度敏感的舆情类型,容易刺激公众产生恐慌情绪。如今曝出的HPV假疫苗事件,不但再次挑战公众对疫苗行业的信任底线,也将政府部门的疫苗监管职能置于严苛的舆论审视之中。一方面,依照现行法律,政府部门应对疫苗进行有效地监管,但当地却出现监管失职,因此遭到舆论批评,事后处置工作也难以有效消解信任危机;另一方面,由该事件显露出的法律完善问题,如尚未公布的疫苗管理法是否能够有效管理疫苗走私等灰色地带,也遭受舆情考验。
这一事件引起广泛而持久的舆论关注,还与涉事地政府部门的舆情工作乏力脱不开关系。相较于媒体对事件的挖掘热情,官方调查和回应的步伐则显得落后,双方关注焦点的错层导致舆情蔓延。具体说来,一是在回应速度上,从事发到网络爆料时隔近一个月,媒体介入报道距离网络爆料也近一周,海南卫健委在媒体报道后才发布调查结论,公布早已做出的处罚结果,舆情回应主动性受到质疑。二是在调查进展上,对于当事人和公众最为关注的假疫苗成分、危害及流向问题,各方迟迟未有确切的调查结果,舆论焦虑和恐慌无法得到有效纾解。三是在信息披露上,该事件至少涉及吉林、江苏、山东、海南四地,除了海南省有关部门组织协商会、成立专项小组督促查处,其他涉案地区并无官方举动透露,信息真空不但引发舆论猜测,加剧社会焦虑情绪,也易使公众对官方调查失去耐心和信任。此外,据媒体深度挖掘,此案涉案人数已达数百人,有些即将进入公诉程序,但案件具体情况仍然疑云密布,令舆论滋生了不满情绪。
从之前的涉疫苗安全舆情工作经验来看,详细动态的信息发布与严肃有力的依法追责处理,能够有效安抚公众情绪,打击违法犯罪,重塑社会安全感。目前,这起案件已经从一家民营医院违法接种疫苗,发酵成为涉及全国多地多部门、涉案人数众多的“假疫苗产业链”风波,对该案件的处置工作也亟需上升到更高层面,由高层级的权威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在信息公开许可范围内,及时向公众披露案件信息,回应舆论追问,并通过跟进善后处置措施,化解社会焦虑。
来源:法制网舆情中心(ID:fzwyqzx)
独家原创作品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分析师:彭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