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主流大片送达更多观众

admin 2019-12-30 13:24:51 导读

导读 : 一直以来,中国电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提升工业化水平,讲好中国故事、擦亮“国家名片”,取得...

  【文艺观潮】

  一直以来,中国电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提升工业化水平,讲好中国故事、擦亮“国家名片”,取得了丰富的经验。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最令人惊喜之处莫过于主旋律电影在市场化方面的成功探索,通过对主流价值观的积极阐释,对观众期待的积极回应,对电影市场规律的积极配合,主旋律电影完成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

  2019年中国电影的发展,是电影界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主创与观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电影管理改革带来的政策红利,也是中国电影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依托于综合国力完成的一次变革,它预示着中国特色电影发展的未来。

  敬畏市场贴近观众的创新表达是前提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是当前中国电影发展的最关键的课题。主流电影承担着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重要任务。在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日,主流电影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这就要求主旋律电影创作在坚持主流价值观为核心的前提下,还要尊重观众、敬畏市场,才能在赢得观众和市场的过程中,完成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使命。

  2019年,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重大时间节点,一系列优秀主流电影作品向符合主流观众欣赏习惯的叙事手段和美学形态靠拢、向主流市场乐于接受的类型化、商业化、工业化靠拢。如电影《中国机长》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但却不局限于轰动一时的真实事件和脸谱化的一味歌颂,而是着力把“伟大”融入“平凡”中。影片通过机长临危不乱力挽狂澜、机组成员协作配合创造“奇迹”的过程,将机组人员恪尽职守的平民英雄形象塑造得有血有肉,重新唤起了历史真实中举国上下亲历事件的难忘记忆,达成了艺术再现与生活真实的“互文”关系。电影《攀登者》浓缩两段史实背景、两代人的登山梦,以两段爱情为引子,最终将1960年中国登山队从北坡攀登珠峰的艰难、1975年再次登顶和科考的悲壮,和当前努力实现民族复兴、弘扬民族自信的豪情缝合了起来。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乘八达岭站80余米扶梯酷似“入地飞天”
下一篇:《一带一路舆情报告》正式出炉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