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乌兰牧骑精神 打造北疆普法金色品牌

admin 2018-11-30 14:40:56 导读

导读 : 内蒙古自治区创造性地提出打造“法治乌兰牧骑”普法品牌的思路,把法治宣传融汇到乌兰牧骑的创作演出中,传承...

党的十九大指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要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不断创新发展全民普法,担当起新时代赋予全民普法工作的新使命。内蒙古自治区创造性地提出打造“法治乌兰牧骑”普法品牌的思路,把法治宣传融汇到乌兰牧骑的创作演出中,传承乌兰牧骑精神,为全民普法注入新的生命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丰富法治宣传思想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普法内容融入乌兰牧骑创作中,紧紧围绕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群众生活中面临的法律问题,让人民群众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接受法治教育。充分发挥以案释法等手段,编制创作法治小品、歌舞、数来宝等法治文化节目,将普法宣传与乌兰牧骑创作有机融合,提升法治宣传的趣味性,同时突出法治建设的大众化,打造具有北疆特色的普法品牌,用艺术形式彰显法治精神,丰富法治宣传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

扎植基层沃土,提升法治宣传影响力。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是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将乌兰牧骑品牌注入普法内容,利用乌兰牧骑灵活机动的特点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将法治元素融入文艺表演,利用重大节日、“12·4”宪法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街道、社区、企业、学校、草原、蒙古包等开展法治惠民演出,广泛传播尊崇法律、全面守法、办事用法、遇事找法等法治观念,提升普法效果和社会影响力,把法治思想、法治理念传到草原深处、传到基层群众心中。

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扩大法治宣传服务覆盖面。“法治乌兰牧骑”是解决内蒙古自治区传统普法宣传工作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的有益尝试。以推进司法行政信息化工作为契机,推动公共法服务中心实体平台、“4K”机顶盒法律服务电视终端、“12348”法律援助热线平台建设与乌兰牧骑法治文化节目相结合,同时在4K智能机顶盒设置了“法治乌兰牧骑”板块,突出普法内容,形成一支更加强大、高效的“法治乌兰牧骑”队伍。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传播法治文化,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法治需求,传承乌兰牧骑精神,把法律送到寻常百姓家,打通法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为脱贫攻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下一篇:南海区举办“送法进基层”晚会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