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高度重视省、市组织部批准的扶眉战役党性教育基地建设质量提升工作,紧紧围绕师资建设、课程开发、运行管理、质量提升等关键环节,坚持质量先导,制度先行,科学搭建运行构架,建立健全四项体系,切实抓好贯彻执行,努力提升基地建设规范化水平。
建立健全培训师资培育体系。落实高层次师资引进计划。加强同全省党性教育基地专家组的对接联系,确定与3名党性教育基地专家指导组成员、省委党校专家及各地干教基地5名教授为主体的高层次师资队伍建立了授课关系。积极培育本地师资队伍。在积极利用眉县党校5名专职师资的基础上,邀请县、镇街、部门领导上讲台,采用多元化讲课形式,为基地学员阐明形势、解析政策、交流经验。培养吸收本地实践经验丰富的3名“乡土人才”为兼职授课教师,着力扩大学员知识面。组织“走出去”学习取经。分期分批组织基地骨干教师、讲解员赴省、市委党校和延安、井冈山、红旗渠等干部学院参加业务培训,借鉴各地先进经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自身素质以及文化知识内涵,为提高培训质量打好基础。
建立健全基地课程开发体系。坚持教师集体备课。由基地邀请有经验的专家学者担任指导老师,组织开展集体备课,主要围绕有疑惑的地方进行探讨,教师针对自己优点和不足进行修正,确保提高课程质量。严格执行教案审核规定。教师教案编写完成后,在授课前3天交由基地进行审核,通过审核方可授课,在授课结束后由基地装订成册收集存档。定期进行教案展评,奖优罚劣,鼓励提高教师积极性。推行新专题课程课前试讲。由教师上报所备新专题,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试讲教师介绍整体构思、理论框架、重点难点,全体教师对试讲专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意见进行修改,试讲通过的新专题将列入教学计划。
建立健全科学运行管理体系。打造优质教学点。按照突出特质、发挥优势的原则,积极打造标准高、质量优、氛围好的教学点,严格制定接班、收费、讲解等制度。引导教学点积极开展教学活动。规范班次承接。开放受理培训班次,协商制定培训方案,联系安排教学点、授课教师(讲解员)、食宿路线,“一票制”结算培训费用,由带班老师认真做好培训小结。加强学员管理。制定《学员守则》,引导学员刻苦学习、廉洁自律、遵纪守法、虚心求教。严明课堂纪律,实行签到点名等制度,督促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专心听课、认真做笔记。结合考勤对学员培训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力促学员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建立健全培训质量提升体系。进行全程跟班。严格遵守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培训管理要求,认真执行班次管理和请销假等制度,每个班次都安排至少1名工作人员全程跟班,如实记载学员听课情况,确保培训活动安全、高效、有序进展。分类安排课程。区别党政干部、企业职工、学校教师、基层干部、专业人才等群体,有针对性的安排讲解和授课重点,力求让学员听得懂,能理解,有领悟。注重培训调查回访。在重点班次开展课程质量评估打分,对方案制定、组织实施、后勤服务保障等方面进行满意度测评,班次结束一周左右,由专人进行电话回访,扩展延伸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