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绿潮涌动。又到一个植树造林繁忙季节,不少单位和个人正准备在自留山场、房屋前后、路边、田埂、沟渠、亭院等进行美化绿化,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应大力倡导。
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今天,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家园是党和政府所提倡的,说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各地方纷纷出台促进绿色发展的新举措,收效明显。但是,推进绿化美化朝着科学,健康有序发展中,不少单位和个人,违背客观自然发展规律,好大求洋,走捷径,造成人财物的浪费,人民群众对此不满。
植树造林选择树种是关键。日前笔者专程请教我市有名林业专家,享受国院津贴的时任我市林业局局长,现市林业系统老年科协主任沈根度。他举例说:“选对了树种能速生丰产,选错了影响几年甚至几十年”。他认为不论栽什么树,一定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六十年至七十年初认为马尾松是先锋树种,都栽马尾松;七十年代末认为杉木材好,挖掉马尾松树,栽杉树;八十年代初大栽果树挖掉杉树栽果树。这对林业折腾不知走了多少弯路,浪费了物力和人力。八十年代初国营林场引进了一批国外松—湿地松。当年是部省联营营造速生丰产林。它不仅是用材林还可采脂,一株树平均年产2.8斤,约3元/株,一亩240元/年,连采10—15年效益确实很好,所以现在有些地方改杉树栽国外松,砍阔叶树栽湿地松,实际不是什么山场都可栽,这树种适宜在丘陵或低丘。因为这些地方阳光好,早上至晚上,有太阳照到这树很适应。高山远山,有森林小气候的地方要差些,就是长好了,采脂不方便,还会产生森林病虫害,建议坡度超过30度,不要栽湿地松。
因此,在开展植树造林,美化绿化,应遵循自然规律,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严防水土不服。(来源:景德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