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聊城教育,更大的三个考验

admin 2019-05-10 14:28:54 导读

导读 : 聊城文轩、东昌、文苑三所学校八个校区改为公办性质初中。绝对是聊城大事件。 因为,被聊城人喊破天的教育问题...

  聊城文轩、东昌、文苑三所学校八个校区改为公办性质初中。绝对是聊城大事件。

  因为,被聊城人喊破天的教育问题,壮大公办教育问题,有了切实的回应。

  聊城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去年曾经引起瞩目。群众不是不需要好的教育,但多年以来,“好学校”只有高收费才能上,有的公办校办起了民营学校,一度推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也确实曾经在一定程度上,伤害过聊城人民的感情。

  今年,这个聊城教育的大弯,扎实地转过来了。市政府去年的承诺,今年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今天,当部分民办名校逐步转为公办学校,聊城的教育迎来了历史性时刻。同时,也迎来了历史性考验。

  考验一:民校的转制要顺利进行、扎实落地。

  一个单位转制,不是一句话,不是一个文件,就能简单完成的。虽然全市人民都在叫好,但这个过程实施起来,还是有很多细节,要稳妥把握、扎实推进。这个过程,既考验政府落实民生实事的决心,更考验转制民校领导层和管理者的政治担当、领导水平和社会责任,尤其考验当前在民校中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应有的素质和水平。

  考验二:民校转制后要保持高水准、继续领先。

  民校在聊城人口中和心中,曾一贯是高水平和好成绩的代名词。这个成绩和口碑,来之不易,也为聊城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一花独放不是春,聊城教育不提升公办教育质量,单靠几所民校,是无法满足群众需求的。转制之后,要保持继续优秀,是最紧要的任务。这个过程,考验民校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延续性,这个结果,就是各转制学校担当作为的水准体现。

  考验三:公办学校管理要整体上个新台阶。

  民校这些年,搞得成绩好,好出一大截,是家长虽然满心抱怨、但掏空腰包挤破头也要选的原因。公办学校管理,有没有认真借鉴过差距在哪里,有没有切实学习过民校的管理经验、制胜体制,有没有打破原有管理的条条框框,是这个时刻必须思考的大问题。如果一切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办不好公办教育,群众还是会不答应。

  义务教育,是育人的起点,学校该怎么办,在今天之前,民校有一套模式,公办校有一套模式,各唱各的调,曲风很不同。今天开始,用什么模式管理聊城教育,是用一个模式还是用一套体系,是百花齐放还是整齐划一,一切,都需要用教育成绩来说话。

  莫等三年之后,必须只争朝夕。改革起步不易,孩子们的年少只有一次,他们决没有回头路可走。

  今天,对公办校,是明志的起点,对原民办校,同样是证明自己本来优秀的良机。

  一直被称怪象不少的聊城教育,今天破冰。我们必须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点赞,更要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献上我们的敬意:昨天你们呕心沥血,未来期待聊城教育傲视齐鲁,绽露芬芳。

  君之肩头,民之期待。教育所系,聊城未来。万千家的幼子,就都拜托您了,请多辛苦。(孙文华)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人民日报评论 美国加征关税只会伤害美国经济
下一篇:评论丨找到城镇化、乡村振兴与 城乡融合的内在逻辑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