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辅导作业只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有些家长却错误地把它当成了家庭教育最重要的部分。实际上,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立德树人,重在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家长要做的更多在于言传身教,提升孩子的教养,让孩子实现全面、健康发展。即使在作业辅导中,家长也要秉持平和的心态,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面对孩子的比较“幼稚”“荒唐”的错误,不要动辄指责和呵斥,给孩子施加过多压力,而应该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找出孩子犯错的真正原因。有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的家长,应该把辅导孩子看作一个共同进步的过程,在作业辅导中给予更多亲身的支持和帮助,做孩子的引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而不仅仅是命令者、监督者和指挥者。
第二,促进家校合作、家长互助,提升家长教育能力。通过密切家校沟通,举办家长教育讲座,消除家校之间的误解,能够形成教育合力,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问题。在提高家校合作效益方面,学校可以借助学校家委会、班级家委会等平台,引导家长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帮助家长形成合作共同体。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倡导班级家委员开展“家长互助”,构建“家庭学习互助组”,实现家庭互助教育,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根据家委会的倡议和组织,依据自愿的原则,3—5名学生家庭之间可以组建“互助学习组”,定期组织和开展家庭学习活动。通过家长互助,让学生形成“互助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有助于将一部分家长从繁重的作业辅导中解放出来。“家庭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监督、互相激励,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家长之间互通教育智慧,分享彼此的家教经验,提升教育技能。
第三,加强教育治理,减轻学业负担。减轻家长的教育焦虑,还需要政府加强对教育的综合治理。城市家庭教育焦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繁重的学业负担。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实施超越课程标准的“提前教育”,极大地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助长了家庭教育焦虑。201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但必须看到,炽烈的课外补习热、奥数热、各种杯赛等,主要是受市场驱动的,还有很大的社会需求。经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设和验收,目前多数城市义务教育学校的均衡状况已经获得改善。但必须承认,只要有薄弱校和优质校之间的巨大差距,就会有家长想尽办法为孩子择校。因此,继续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布局,限时、定点地尽快消除依然存在的薄弱学校、依靠行政力量人为打造“名牌学校”的现象,仍然是目前城市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只有通过资源的均衡布局,不断缩小基础教育学校之间的差距,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广大家长因择校而产生的教育焦虑。在减轻家长教育焦虑方面,学校也有许多工作要做。例如,要继续治理教师有偿补课行为,严格控制学生作业和考试数量,杜绝超量作业,防止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业等。同时,还需要积极回应家长的实际需求,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实际难题。
总之,只有通过改善基础教育的生态,构建一种低竞争、低控制、公平、均衡的基础教育体系,才能逐渐缓解和消除城市家庭教育焦虑,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追求,从而最大程度地改善教育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