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评驾科技CEO徐骏正式加盟爱驰汽车
日前,爱驰汽车官方宣布,汽车行业知名老将、原评驾科技CEO徐骏正式加盟,任公司联席总裁一职。
原评驾科技CEO 徐骏
徐骏拥有长达25年的汽车行业企业管理岗位任职经验,曾在中国兵器总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以及长安汽车担任要职。加入爱驰汽车后,徐骏的主要精力将放在推动爱驰在数字化、智能化及相关进程的深度布局和优化爱驰汽车内部流程建设方面。
另外,爱驰汽车还宣布,正式与用户驾驶行为大数据运营商与服务商评驾科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爱驰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付强、联合创始人兼CEO谷峰、CAIO文博士,评驾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李献坤出席签约仪式。
各方言论
车主之家
徐骏的加入让爱驰的造车团队再增一颗闪亮将星,更具雄厚实力。未来,爱驰汽车将汇集更多智慧,全力助推汽车行业快速进化。
第一电动网
毫无疑问,智能化是所有造车新势力的主要战场之一。在文博士加盟之后,爱驰汽车此番不仅联手评驾科技,还添了一名强将徐骏,相信其在智能化领域的实力将大为增强。
车友邦
爱驰汽车此次联手评驾科技,又得徐骏加盟,更添雄厚实力。未来,爱驰汽车将在智能化领域继续发力,汇集多方资源,进一步实现汽车生活全面智慧化!
AutoKol 点评
作为长安PSA重要的缔造者之一,徐骏在传统汽车行业深耕多年,主导长安系多次重大项目的建设和推进,拥有极其丰富的汽车制造和车企管理经验。不仅如此,徐俊对于汽车行业智能网联变革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为了一展心中抱负,一年前徐俊履新评驾科技担任CEO,正式加入了汽车新势力的创业大潮中。
对于徐俊来说,此前履新评驾科技或许只是他实现心中宏图的第一步,而加盟爱驰汽车之后,才算是正式进军新势力造车领域;对于爱驰汽车来说,徐骏在汽车及互联网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可以推动爱驰在数字化、智能化及相关进程的深度布局。
海马年内将推3款纯电动车
日前,海马官方宣布,其将于年底前推出三款纯电动车型,分别为海马E1、海马E5以及海马E7。同时,官方还表示到在2019年内推出电动车专用平台,从而实现车辆的智联化以及轻量化,并且基于该全新的平推推出更丰富的车型产品。
AutoKol 点评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狭义乘用车累计销量达到了10,974,412辆,同比增长4.0%,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同比增长了70%,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态势,而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构成中,纯电动车型占据半壁江山,可以说纯电动车型是新能源汽行业主要的增长点,而海马准备在年内推出3款纯电动车型也是为抓住市场机遇,加速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顺应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
五菱汽车上半年净利下滑60%
五菱汽车日前发布盈利警告,预期截至今年6月底止六个月净溢利及溢利,按年均将录得约60%的跌幅,主要原因为期内总收入按年减少及毛利率按年下降。
五菱汽车在报告中指出,期内集团总收入减少,主要因为来自发动机及有关部件分部的业务量大幅下降所致。由于主要客户的行销重点转移,集中推广安装有自家生产1.5T发动机(排量1.5L)的车型,致使采购集团生产的NP18型号发动机的数量于去年下半年急剧下滑。
虽然有关情况于今年第二季度起已逐渐缓和,然而今年上半年的总体销量相对去年同期仍录得显著跌幅,导致发动机及有关部件分部期内收入大幅减少。与此同时,期内集团之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分部的收入亦录得相对温和的跌幅,而专用汽车分部之收入则保持稳健增长。
AutoKol 点评
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如今1.5T和2.0T动力系统成为时下流行趋势,市场上绝大多数汽车普遍搭载这两种动力系统,五菱自主研发的NP18(1.8L)发动机早已不受“市场青睐”,给其销量造成了巨大的打击。目前,对于五菱来说,挽回损失最好的办法就是调整现有策略,制定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经营策略,并且及时更新技术研发出符合市场趋势的动力系统。
特斯拉Model 3即将开卖
前不久,特斯拉向美国消费者开放Model3车型订单,同时更新了所有可订购的Model3车型的交货时间。记者注意到,特斯拉通过更新时间表加快了新订单的交货时间。如果订购Model3性能版和长程电池组后驱版的两款车型,其交货时间将缩短为1到3个月。
此外,据有关媒体报道,上周马斯克来京时同时还“陪嫁”了至少10辆Model3样车。据悉,此次的小批量来华的10辆Model3已经运抵北京交付中心,接下来或将用于审核测试,为正式上市做准备。“样车还将用于驻店展示以及试乘试驾,用以招揽潜在消费群体以及提振国内Model3预订者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产能有限的情况下,由于特斯拉需要更高的利润率,使得目前最实惠的3.5万美元的购车方案仍未开放。对此,有业内人士称,Model3最实惠的车型至少还要再等6个月至9个月。目前,Model3样车随马斯克到京,直营店或即将开启试驾。
AutoKol 点评
在经历了多次跳票之后,Model3终于开始在中国开售,这也意味着特斯拉或将摆脱产能瓶颈,正式走上大批量产之路。特斯拉最近在国内也是动作频频,不仅建立了研发中心还与上海政府签约成为中国第一家独资建厂外资车企。未来随着产能的提升,再加上摆脱关税的掣肘后,特拉斯销量或将有极大地提升,特斯拉的资金赤字也能有所缓解,这会让马斯克之前一直焦虑的情绪有所缓解。